第109章 齊王的善意

——坤寧宮——

李皇後聽到女兒念出名字時, 神色明顯有所變化,盡管被她強行掩飾著,卻還是未能瞞過心思縝密的晉陽公主。

“禾兒為何提起了沈大人?”李皇後不明所以的問道。

晉陽公主搖頭, “女兒只是恰好在入宮時撞見了沈大人, 便停步與沈大人交談了幾句, 不知為何,沈大人他…似乎在躲閃女兒。”

“是嗎?”

晉陽公主繼續盯著李皇後的臉色, “女兒記得沈大人有兩個女兒, 長女只比女兒小半歲, 幾年前嫁給了錦衣衛指揮使胡大人,只是沈氏命薄…又聽聞沈大人次女也體弱多病。”

一直傾聽著的李皇後忽然變得不悅,漸漸冷下態度道:“你今日突然提起一個外臣,頻繁說道,是從哪兒聽見了什麽子虛烏有的風聲嗎?所以跑來質問你的生身母親?”

晉陽公主聽後連忙起身跪伏於李皇後座前, “兒不敢。”

“你心思細膩,攻於謀略, 私心之甚, 誰可企及, 這麽多年過去, 還有什麽是不敢的呢?”李皇後低頭看著跪地的女兒,心中沒有一絲的垂憐, “旭兒於你, 也不過是奪權的利器,我是你母親,焉能不知你所想,你明知道,女子弄權, 最是皇帝的忌諱,你自己如何,吾不管,但你不能拿旭兒的安危做賭注。”

一直以來李皇後偏愛幼子,已經習慣的晉陽公主聽到此番後便也沒覺得什麽,“如若不爭不搶,等待李家的就只有死路一條,大位不會送到旭兒手中,齊王楚王漢王,任何一人登位,都不會放過作為嫡出皇太子的旭兒,母親應該明白,外朝與內廷的區別。”

“吾當然明白,因而你所做一切,吾都沒有阻止,旭兒將你視作倚靠,希望你能擔當起做長姐的職責,莫要忘了,他是你一母同胞的嫡親弟弟。”李皇後囑咐道。

“是。”晉陽公主點頭應道。

“別忘了去看你的舅舅。”臨離開前,李皇後提醒道,“李氏雖遭打壓,但你外公在朝的門生故吏眾多,如今你外公不在了,但他們皆是你舅舅的同窗,論盛望,李氏一門乃江南望族,你既要利用,便要善待。”

“是。”

從坤寧宮出來,晉陽公主帶著人徑直出了宮,似一刻也不想多停留。

“公主與皇後殿下提及了沈氏嗎?”瞧見公主臉色不好,內侍隨於身後輕輕問道。

晉陽公主點頭,“看來沈氏在母親心中,並沒有忘卻。”

“畢竟是故人,求而不得,便成了心中的遺憾,久而久之,就會淪為執念,又哪兒那麽容易忘卻。”內侍道,“不過這種事,公主還是少提及為好,畢竟是在宮裏,多說無益。”

“我知道。”晉陽公主道,“也就是今日恰巧遇見了沈逸舟隨口提了一句罷了。”

“論起心思,恐怕皇後殿下,才是最深之人,當初陛下想廢後的念頭不是一日兩日,可這麽多年過去,皇後殿下持掌內廷卻從未出現過差池,且素有仁德之名,能保持如此多年不變,又豈是個簡單之人呢。”內侍提醒道。

-------------------------------------

——齊王府——

馬車停穩於齊王府門前的石獅子旁,車上下來一年輕宗室子弟,旁側還有一個齊王府內侍恭敬的侯著,“世子爺,您裏邊請,殿下在王府內備了薄酒。”

趙希言受齊王邀約入府,登上台階時瞧見了一輛路過的馬車,車簾被寒風吹起,裏面坐著一個頭戴襆頭身穿紅色圓領公服的高官。

趙希言望去,似覺得側顏有些眼熟,可又從未見過此人,便詢問道齊王府的內侍,“這是誰?”

內侍隨著瞧去,恭敬的回道燕王世子,“回世子,此人是太仆寺卿沈逸舟。”

趙希言搖搖頭,“不認識。”

“世子久在北平,不認識沈大人也不奇怪。”內侍一邊迎趙希言入府一邊與之解釋,“這個沈大人可是江南三大望姓之一的沈氏,與外戚李皇後本家同在江南,也隔得不遠,曾經本是齊名的兩大世家,只是沈氏人丁不興,官場上也未有大建樹之人,到沈大人父輩便已衰落,後來李家出了皇後,沈大人也算爭氣,中了進士又一路升遷至太仆卿。”

聽得內侍一番言語,趙希言驚奇的回頭望了一眼,馬車早已遠離,忽然想起什麽,便又問了一句,“我聽人說皇後殿下在入宮前久居祖地,與沈家公子青梅竹馬…”

“喲,”內侍聽後大驚,他從內廷出來至齊王府侍奉齊王多年,連忙打斷趙希言的疑問,“有的話,世子爺可不能亂問,這沈大人便是皇後殿下的故友,朝臣皆知,但無人敢提及,因曾有人借此誣陷李氏一族,遭到陛下嚴懲,是皇後殿下仁德,那人才得到寬恕,罪不至死,往後,宮裏就再沒人敢提起了。”

“原來是這樣。”趙希言仍舊有些好奇,但也不好多問,便隨著內侍去了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