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伐樹

——東宮——

皇太子趙旭在內廷聽完李皇後的吩咐之後便返回了東宮, 剛至東宮,便命詹事府為其出京做好準備。

年邁的內使一直跟隨在皇太子身側,從朝堂下來, 心裏憋了許多話, 終於在皇太子歇下來, 殿內無人時開了口, “殿下。”

趙旭看著自幼就陪於自己身側的老太監,“伴伴有什麽要說的嗎?”

“老奴有句忠告, 不知殿下可願聽否。”

“你且說來。”皇太子道。

“燕王與秦王兩大藩王造反,燕王手中有二十萬精銳,鎮守北平多年,久經沙場,又號稱戰神,未嘗敗績,反觀朝廷, 能用之將寥寥無幾,且李氏弄權, 李家把持著朝政,李氏貪權,必然對於出征將領放心不下, 遣派監軍,如此一來, 戰機豈不延誤, 燕王攻破應天...”內使語塞,旋即跪倒,“老奴知道李家是殿下的母舅,可是殿下姓趙, 是國朝儲君,李氏之所以敢如此,便是仰仗殿下之名,若是殿下繼續跟隨,助紂為虐,則大明江山不保,一旦燕王大軍攻破應天,可就為時已晚了。”

“伴伴想說什麽?”趙旭井未責怪內使的大膽之言。

“殿下此次得以出京至鳳陽,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老奴可命東宮衛制造一場混亂,殿下則趁機逃走,逃往北方,找到燕王,如此方有一線生機,否則...”內使獻計道,“這一切都是李氏在搗鬼,殿下不過也只是李氏挾持的一顆棋子,殿下投靠燕王,才可保住大明江山,老奴相信燕王,為保仁德之名,不會對殿下如何的。”

皇太子趙旭端坐在坐榻,雙手緊捏,頗顯無奈,“伴伴可還記得,我幼時的遭遇嗎?”

內使聽到皇太子的話後一下便陷入了回憶,旋即重重叩首,“老奴知道,殿下與皇後殿下母子情深。”

“我自出生起,就從未曾得到父親的關懷,做錯了事,只會得到苛刻的責罵,只有母親與舅舅會疼我憐我,於我而言,流著相同血脈的趙氏宗親,卻井不如母舅一家,難道不都是為了權力嗎?”趙旭問道,“趙氏宗親敬我,是因我的儲君身份,是因權力,十余年了,母親是唯一個真心待我之人,我又豈能棄她而逃,做出如此不孝之事。”

“可是殿下繼續留在京城,最終的結局...”

“本宮不管什麽結局。”趙旭道,“你讓我投靠燕王,我問你,燕王造反是為了什麽?”

內使陷入沉默,皇太子趙旭又道:“燕王出兵,難道真的只是為了其子嗎,這只是他的借口罷了,他真正想要的,是大明的江山,是皇位,而我,作為大明朝的儲君,皇帝欽定的繼承人,我要以什麽身份去投靠燕王呢,而燕王又要以什麽身份接納我呢,即便我向他投誠讓位於他,可這儲君的身份,終究會成為他的心病,我不單單是皇子,還是東宮的儲君呐,對於燕王而言,最好的結局,就是皇帝的繼承人,全部戰死於此役,將罪責全部推給李家,兄終弟及,這,便是他想要的結局,一個可以名正言順繼承大位的結局。”

內使聽完趙旭的話,不禁長嘆了一口氣,“殿下天資聰穎,明察善斷,實乃是陛下眾子當中皇位的最佳繼承人,可就不知為何陛下會如此偏心,從而造成今日之局面,斷送了一代明主。”

少年起身,看向窗外,眼裏透露著與他這個年齡不相配的睿智,“我知道他不喜歡我,不喜歡李氏一族,也不希望我與大哥爭搶,所以一直以來,我匿影藏形謹小慎微,就連我的長姊,也覺得我可控,在這宮中呆久了,見得人心也就多了,就像母親告誡的,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包括自己的親族。”

“罷了,許是我福薄,無此天命。”趙旭長嘆一聲。

-------------------------------

——紫禁城·儀柔殿——

側身轉過頭來的晉陽公主呆呆的望著眼前人,“你...”

趙希言回頭指著身後那顆探出高墻的杏樹,笑眯眯的解釋道:“墻有些高,躍不上來,恰好有顆杏樹長歪了,我便順著它的枝幹爬了過來,沒有想到她們竟將你關在儀柔殿。”

晉陽公主回頭,繼續倚靠在秋千上,“儀柔殿本是某位皇子生母住處,如今四妃都被軟禁了起來,春和宮剛被燒,許是他們懶得再騰宮殿吧。”

“怪不得我的住處,都是女子的脂粉味兒。”趙希言一臉嫌棄道。

晉陽公主則是為之一笑,“世子十余歲便學會了逛青樓,到如今及冠,各大花樓怕是都有世子的足跡,所接觸的女子還少麽,所聞到的脂粉味兒,怕是比內廷後妃宮殿裏的要濃郁得多吧?”

面對晉陽公主的提及,趙希言笑眯了眼,連忙走近伸手輕輕推動秋千,“哎呀呀,姐姐,言那些事,不都是逢場作戲麽,父王說的,人不能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