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皇後殿下

從揚州一路北上,車窗外沿途的風景不斷變化,長青的草木漸漸變得枯黃,氣溫也越來越冷,這讓從未出過京城的晉陽公主,或多或少都有些不適應。

揚州往濟南方向有水路與官道以及無數條山間小道,禁衛護送的接駕隊伍自然走的是官道,便也是趙希言來京時那條路。

趙希言坐在車架外圍的欄杆內,看著旁側枯葉落光的樹木,同樣的時節,同樣的盡管,與來使一樣,只不同的是,已經過去了整整五年。

想到五年前的九死一生,趙希言依舊是背後一涼,當年若不是護衛指揮使與千戶舍命相救,自己很可能就此命喪於敵手,而晉陽公主的人馬,是最後的漁翁,就算她有辦法篤定晉陽公主不會殺自己,但她又如何能逃過皇帝的追殺。

看穿了趙希言的心思,晉陽公主上前靜坐於她身側,“想起五年前之事了?”

趙希言環顧四周,微微點頭應答,“嗯。”

“彼時,你我還是對立面,此時便已改朝換代。”晉陽公主道,“物是人非。”

在趙希言眼中,看不到絲毫對晉陽公主的怨恨,又或許是因為晉陽公主的人馬只是活捉了顧千瀾,與其他人嗜血的目的不同,晉陽公主心中,還存著一絲少年時對於燕世子的好感。

“過去了的就讓它過去。”

——

成德十六年,十月下旬;

——北平府——

隊伍踏入北平府時,已是十月末,因天氣越漸寒冷,風也變得十分狂躁,一行人放慢了腳步,每隔幾日都會停下就地生火燒炭,將爐子填滿後分發到眾人手中,暖和了些才繼續趕路。

“殿下,咱們到北平府了。”

趙希言揣著一只手爐從車屋內走出,站在車轅上,遠遠瞧見了北平府的城樓。

北平與江南的景色截然不同,才至初冬,天地便失了色。

忽然從北方的幹啥呢上吹來一陣寒風,沒過多久,天上便飄起了雪花。

“下雪了。”眾人仰頭,看著越下越多的雪。

漫天飛雪,在空中起舞,隨著風飄向各處。

晉陽公主伸出手,一片雪花飄落至掌心,隨後消融,北平府的第一場雪,像是為迎接主人而下,又似在示好新人。

就在雪落後不久,隊伍繼續向城中邁進,至城樓下時,燕王府留任的北平府知府率文武官員出城接駕。

官吏衙役於府兵排成兩排,齊刷刷跪於王駕前,“下官北平府知府,叩見燕王殿下。”

朝廷的詔書下達的極快,封王那日,地方官五品以上皆要到京朝賀,布告天下。

趙希言從車架上下來換乘,張弼牽來一匹出京時皇帝所賜的禦馬,趙希言踩上馬鐙跨上馬背,“知府大人多禮了,我母親近來可安好?”

“回殿下,皇後殿下一切安好,適才入宮請安,得皇後殿下叮囑前來迎接燕王殿下入城。”知府回道。

“母親倒是算得極準,知道我今日會入城。”說罷,趙希言調了個頭騎馬到自己的車架旁,小聲道:“這裏便是燕國曾在北平府所設的都城了。”

晉陽公主擡手掀起車簾,只見街道兩側百姓跪地相迎,手中還舉有香燭,似供奉一般,掀簾時,一陣寒風呼嘯而過,於是道了一句,“倒是明白,殿下為何那般喜歡飲酒了。”

趙希言笑眯眯回道:“燒酒可以暖身嘛。”

有著先前起兵之時的仁義之施,天下百姓尤其是飽受戰亂之苦的災民,無不對趙希言感恩戴德,如今趙希言舍太子位而得燕王爵,百姓們偶有議論,但大多是為稱頌。

“燕王殿下千秋!”在知府及衛隊的指引下,兩側百姓山呼道。

“如我沒有向晉商借糧救治災民,恐我今日襲燕王爵位,便要遭世人質疑吧。”趙希言騎在馬上喃喃道,“燕王武功蓋世,世子不及分毫也。”

“殿下與陛下是親父子,自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的地方,天下亂時,需武功蓋世者,而天下定時,便要收起兵刃,施行仁政……”晉陽公主道,“殿下應有聽過,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吧。”

“於盛世起兵刃者,為之暴虐,如諸子百家學說,亂世法家強國,然若盛世繼續沿用便會亡國,政策要與時勢相結合,方可順利施行。”晉陽公主又道,“君主要善於變通。”

趙希言認真聽完後,笑眯眯的朝車內道:“難怪先前會有人說先帝諸子嗣當中,唯晉陽公主最為聰慧,若為男兒身,必是儲君最佳人選,姐姐對於人主道,可謂通透至極,便是輔政,也是屈才了。”

晉陽公主靜看著窗外不語,跟著隊伍一路抵達了燕王府,一座僅次於皇宮的大規模親王宮便屹立在北平府內,王宮附近有衛兵巡邏,城樓上也有戍衛。

一名老太監領著大小留守的官吏走出裕門,至王宮正南門前的九龍壁下跪迎,“臣等叩見燕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