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逃出天堂島(三)

正是這一點光線,拉住了淩溯和莊叠原本準備離開的腳步。

“不是《神曲》嗎?”宋淮民走過來,“但丁那個年代,應該還沒有這種科技吧。”

他湊上潛望鏡試著向裏觀察,卻只能看到黑咕隆咚的一片,迎著淩溯的視線微微搖頭,向後退開。

“但丁生活在十三世紀末,現代潛望鏡是二十世紀初發明的。”淩溯想了想,“雖然我國古代西漢年間就已經有類似的裝置,但看這個東西的精密程度,至少也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後了。”

莊叠飛快拿出小本子,借著頭燈埋頭記筆記。

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見識淩溯的知識庫,但宋淮民還是忍不住感慨:“你腦子裏是怎麽裝下這麽多東西的……”

淩溯摸了摸鼻尖笑笑,他正要習慣性謙虛兩句,發現莊叠的視線,又控制不住地一開屏:“其實很簡單。”

宋淮民面色忽變,沖過去就要把莊叠跟他隔開,卻還是慢了一步,追悔莫及地摸出耳塞。

在這裏記筆記不方便,莊叠直接拿出了錄音筆:“為什麽簡單?”

“但丁是文藝復興三巨頭之一,也是文藝復興的重要先驅——記住文藝復興是14到17世紀,那一堆大文學家大藝術家們生活的年份就非常好判斷。”

淩溯興致勃勃解釋:“至於潛望鏡這種東西,它的升級注定伴隨著戰爭,只要記住近代那兩次世界大戰的時間就夠了。”

落潮的時間有限,淩溯沒有停在原地浪費時間。他仔細觀察過那個埋在巖壁裏的潛望鏡,就繼續拿起手電筒,走在前面引路。

“你以後要是還做幼兒園助教,可以給小朋友們講一講《淮南萬畢術》。記住淮南王劉安就能記住這本書,劉安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那個。”

淩溯隨時留意著附近的環境,一邊給莊叠繼續講:“雖然劉安自己本意是想修仙,但意外把自己和門客都修成了物理學家和化學家。書裏有潛望鏡的雛形,還提出了人工制冰、冰透取火、磁石相拒、濕法煉銅……”

莊叠自己也很喜歡看書,但只是一口氣全背下來,用的時候再逐一翻找,多少有些浪費時間。

他第一次聽淩溯用的方法,很感興趣:“和推理一樣,只要記住一個,就能記住一大串。”

終於找到願意聽自己啰嗦的人,淩溯欣然點頭:“就是這樣,其實——”

莊叠飛快學以致用:“我只要記住你,就能記住所有和你有關的事。”

淩溯忽然停下腳步。

宋淮民正堵著耳朵埋頭往前走,發覺前面的人突然停了,嚇了一跳:“怎麽回事?有情況嗎?!”

“……沒有。”淩溯隔了一會兒才擺擺手,他清了下喉嚨,笑了笑,“對。”

後面那個字是對莊叠說的,淩溯忍不住擡起手,揉了兩下近在咫尺的小卷毛。

淩溯直視著莊叠的眼睛,認認真真回答:“對。”

莊叠也覺得自己這句話總結得非常好,打開本子記下來,繼續一步不落地跟在淩溯身後。

宋淮民又走了一段路,摘下耳塞,才發覺淩溯居然安靜得過分。

莊叠倒是一路都在埋頭小聲念叨,他正嘗試把背過的東西用淩溯的方法串連起來,沉浸在自己的記憶宮殿裏玩得不亦樂乎。

他的一只手老老實實被淩溯拉著,雖然在越來越窄的路上走得有點吃力,但也徹底杜絕了踩在石頭上摔倒的風險。

淩溯單手圈著莊叠的手腕,一邊照常給出提醒,一邊仔細引著莊叠繞開了所有不平坦的地段。

拿著手電筒、孤零零走在最後的宋副隊長沉默了一會兒,把手揣進口袋裏,牢牢閉上嘴。

副隊長冷酷地豎起衣領,打消了“要不要去關心一下淩溯”這種忽然冒出來的毫無意義的念頭。

……

發現潛望鏡後,三人組就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崖壁上。

海上的霧越來越濃,手電筒的光線能走的距離也比之前明顯短了不少,但仔細觀察下,依然叫幾個人發現了許多不該屬於這個小島本身的痕跡。

巖石的縫隙裏有破損的鐵皮殘片,陰影裏戳出生銹的鐵釬,稀疏的雜草叢中藏了一小節已經脫膠的電線。

淩溯作為經驗豐富的領路人,一路穩穩當當領著莊叠,自己被絆得臉朝下摔在了地上,甚至還發現了一條近乎完整的錨鏈。

被淩溯的平地摔嚇了一跳,宋淮民快步過去:“要不要緊?”

“沒事。”淩溯被莊叠及時拉了一把,單手撐地穩住身形,“這樣看,這裏還真是曾經有過一艘潛艇。”

之所以會被絆倒,倒不能完全算是淩溯自身的問題——任誰也想不到,這種黑咕隆咚的小島邊緣,竟然會有一條碩大的鐵鏈突兀橫在地上。

三人的照明裝置都以身旁的巖壁為主,淩溯走在最前面,就結結實實中了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