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馬三保去給張玉和朱能他們送“福”字的時候, 特意向他們強調這些“福”字中有一些是王爺和小殿下一起寫。剩下一張“可愛”的“福”字是小殿下親筆寫的。

雖然朱瞻基寫的“福”字歪歪扭扭,但是在張玉他們眼中卻是最好的。他們收到後,就趕緊貼了起來。

朱瞻基親筆寫的“福”字被他們貼在正大門上。雖然他們家沒有燕王府氣派, 但是他們家和一般老百姓相比還是很豪華的。

在很有威嚴的大門上貼了一個寫的很醜的“福”字,和他們家的大門真的太不搭了。準確來說, 這個有些醜不拉幾的“福”字配不上他們家的正大門。

但是, 當別人知道這個“福”字是小殿下親手寫的,會立馬改變看法,認為他們家的大門何其有幸。

張玉他們覺得朱棣有些摳搜了, 怎麽只賜給他們一張小殿下的“福”字, 應該是賜給他們幾十張, 讓他們把家裏的門都貼上小殿下的“福”字。

想到小殿下寫的“福”字很珍貴稀少,張玉他們擔心有人偷他們家大門上的“福”字, 再三交代門口的仆人守好大門上的“福”字,絕不能讓別人偷了去。

張玉他們忽然想到一個好主意。燕王府的門上應該貼了朱瞻基寫的“福”字,說不定每個門都有, 他們可以“順手”拿幾張回來。

明天給王爺拜年的時候, 順便拿幾張小殿下寫的“福”字回來。

朱棣和燕王妃他們暫時不知道他們家的門上貼的“福”字被朱能他們惦記上了。

如果張玉他們所料, 燕王府很多門上都貼著朱瞻基親筆寫的“福”字。

朱瞻基很聰明, 很會做生意, 他拿著自己寫的“福”字賣給朱高煦他們, 一個金豆子買一張“福”字。

朱高煦他們當然願意買。這幾天,朱瞻基天天去看朱高煦, 還真的讓朱高煦好了些。

事實再次擺在眼前,朱高煦和韋氏不得不相信朱瞻基真的是個福星。

為了能早點好起來, 朱高煦決定多送一些金豆子給朱瞻基。

朱高燧他們也朝朱瞻基買了一些“福”字, 並且貼在他們的院子裏的每個門上。

寧王當然也買了。

就靠賣“福”字, 朱瞻基賺了不少金豆子。

朱高熾看的眼熱,在心裏感嘆他兒子真聰明。如果他兒子長大去做生意,一定會發財。

此時,朱瞻基正跟著朱棣他們一起用午膳。

除夕的午膳的菜肴,自然非常豐富,有八寶饅頭、鳳鴨、鳳魚、燴羊頭、爆炒羊肚、燒鵝等。

朱瞻基被朱棣抱在懷中。他爺爺一邊和寧王喝酒,一邊喂他吃菜。

雖然朱瞻基能吃一些有味道的東西,但是他吃的東西裏不能太過油膩,不能太鹹,更不能辣。

燕王妃和張明珍她們特意給朱瞻基做了幾道菜,都是他能吃的。

朱棣夾了一塊燒鵝給朱瞻基吃。他還太小,只能吃一塊燒鵝。

朱瞻基覺得他奶奶做的燒鵝真的太好吃了,只可惜他不能多吃。還有,他的胃口太小了,一桌的好吃的,他吃一點就飽了。

用完午膳,朱瞻基和朱盤烒就去睡午覺。等午覺睡醒,他們就跟著朱棣和寧王他們出府遊玩。

朱棣他們沒有乘坐馬車,也沒有騎馬,抱著朱瞻基和朱盤烒閑庭漫步走在北平府的街道上。

北平府的大街上掛滿了紅色燈籠,十分喜慶。

雖說今天是除夕,但是街道兩旁的商鋪和小攤子都還在賣東西。

老百姓們看到朱瞻基和朱棣,紛紛向他們行禮問好。當然,老百姓誇得最多的是朱瞻基。

寧王見老百姓們這麽喜歡朱瞻基,心中很是吃驚意外。他不知道朱瞻基對北平府的老百姓們來說是祥瑞。

在過年這一天能看到小殿下,對北平府的老百姓們來說就是福氣。他們覺得新的一年會有好運。

燕王府裏,燕王妃和寧王妃,還有張明珍和韋氏她們正在包扁食,也就是包餃子。

在大年初一這一天,要飲椒柏酒,吃扁食。在扁食中還要放銀錢,吃到的人,一年都會有好運。

每十個扁食中會有一個放了銀錢。

去年大年初一,吃到銀錢最多的就是朱棣。今年,燕王妃她們猜測朱瞻基會吃到很多銀錢。

燕王妃她們包了一些扁食後,又開始做百事大吉盒。這裏面會放柿餅、荔枝、圓眼、栗子和熟棗。吃這些,也會有好運。(選自——食在明朝)

朱棣他們在北平府逛了一會兒,隨後就去了慶壽寺,給之前犧牲的將士和老百姓們上香。上完香,他們這才回到燕王府。

天剛剛擦黑,整個北平府的燈籠全都亮了起來,登時璀璨如晝。還響起了鞭炮聲,這讓北平府變得更加熱鬧。

朱棣他們一回到燕王府,就開始吃年夜飯。

在吃年夜飯之前,當然要放鞭炮。朱棣怕嚇到孫子,把朱瞻基緊緊抱在懷裏,雙手捂著他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