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白溝河一戰, 李景隆大敗。

朱棣大勝後,再一次地聲討南京朝廷。當然,主要討伐的對象還是齊泰和黃子澄, 說他們是奸臣惑主。不僅如此,他還明裏暗裏說南京朝廷重視文臣輕武臣,趁機挑撥文臣和武臣的關系。同時,還能暗中收攏武臣的心。

他的這番話聲勢奪人, 再加上之前燕王府上空出現龍一事, 讓天下很多人相信了他這番說辭。

南京朝廷中有不少大臣嫉妒或者看不慣齊泰和黃子澄,他們利用朱棣這番話,建議朱允炆先罷免齊泰和黃子澄, 堵住朱棣的口。

朱允炆聽從了他們的意見, 罷免了齊泰和黃子澄, 但是他還是讓齊泰他們私下裏參與政事。

朱棣並沒有因為朱允炆罷免齊泰和黃子澄就停止進攻, 相反他繼續南下出兵。雖然之前在白溝河大敗了李景隆,但是並沒有徹底殲滅李景隆的大軍。

李景隆大敗後退到了德州,朱棣南下到山東。

在南下過程中, 張玉和朱能驍勇善戰,立下不少功勞。不過, 他們幾次陷入險境, 幸好最後化險為夷。

張玉和朱能他們覺得是護身符保佑了他們, 不然他們不死也傷,這讓他們更加珍惜護身符。

在朱棣南下抵達山東後沒多久, 朱高煦趕了過來。他在家休養了幾個月, 終於痊愈。他的傷好了後, 就迫不及待地來追朱棣。

朱瞻基抓到玉琮和燕王府上空出現龍一事讓朱高煦非常心焦擔憂, 他不敢再在家裏繼續休養。他急著回到朱棣的身邊, 一方面為了立功,另一方面為了拉攏軍中的將士。

朱高煦的離開對燕王府沒有什麽影響,不過對朱高熾是有影響的。

一見到朱棣,朱高煦就一直在說朱高熾的壞話。

朱棣一開始聽沒有放在心上,但是聽多了,他自然對朱高熾不滿。不過,好在他看在朱瞻基的面上,並沒有寫信回去呵斥朱高熾。

朱高煦知道朱棣已經對朱高熾心存不滿,沒有再變本加厲說他大哥的壞話。他心裏清楚,如果他不停地說大哥的壞話,會讓朱棣懷疑他。

遠在北平府的朱高熾暫時顧及不到朱高煦在朱棣面前說他壞話一事,他正忙著春耕一事。

朱棣臨走前,再三叮囑朱高熾盯好春耕,不允許出任何差錯。

春耕一到,朱高熾就經常去田間巡視,詢問老百姓耕種怎麽樣,有沒有什麽問題。

朱瞻基有時候會跟著他爹爹一起去田間,了解春耕的情況。

朱高熾的身子不太好,再加上他身材肥胖,很難彎|下|腰插秧,所以他只是在田間詢問,並沒有親自下田耕種。

朱瞻基倒是想下田插秧,但是他太小,再加上田地裏的水冰冷,還有田地裏有不少蟲子,朱高熾可不敢讓他下田。

朱高熾每次來田間巡視,如果遇到不懂的事情,會虔心請教百姓。

百姓們見他如此關心耕種,自然願意跟他說說這方面的事情。

朱高熾不僅聽得非常認真,還詳細地地記下來。

朱瞻基見他爹爹出門帶著一個本子,遇到不懂的問題就記下來。他學著朱高熾也隨身帶著一個本子,遇到他沒見過的東西也記下來。有時候遇到他不知道的花花草草,他還畫下來。

這幾個月,朱瞻基不僅在夢裏跟朱標學讀書寫字,也跟他大爺爺學丹青。他現在畫畫不再只是畫火柴人或者是簡筆畫。他的畫進步很快,雖然畫的還是不是很好,但是最起碼有形了。

朱瞻基把他在田間的所見所聞告訴夢裏的朱元璋他們,也會寫信告訴朱棣。不過,由於他很多字不會寫,他給他爺爺的寫的信有字也有畫。

朱棣每次收到朱瞻基的信,通過前面的字來推測他畫的畫是什麽意思。一開始,他猜的磕磕絆絆,現在他只要看一眼,就知道他孫子畫的畫是什麽意思。

張玉和朱能他們看過朱瞻基畫的畫,完全看不懂小殿下畫的是什麽。別說他們看不懂,就是日日陪在朱瞻基身邊的燕王妃也看不懂。

朱棣見只有他一個人看得懂朱瞻基的話,心中當然十分得意。

用朱瞻基的話來說,這是他和爺爺之間的小秘密。

此時,朱瞻基正趴在桌子上給朱棣寫信。他寫了幾個字後,又開始畫畫。

燕王妃坐在一旁瞧見孫子又在畫她看不懂的畫,開口問道:“你又在跟你爺爺寫什麽?”

朱瞻基擡起頭來,對他奶奶調皮一笑:“不告訴你。”

燕王妃屈指輕輕地彈了下朱瞻基的額頭,笑罵道:“你和你爺爺之間的小秘密還不能讓我知道啊。”

朱瞻基嘟了嘟嘴說:“是奶奶你笨,看不懂我畫的畫,怪誰。”說完,他還不忘誇遠在外地的朱棣,“還是爺爺聰明。”

“是是是,你爺爺最聰明。”燕王妃有些吃味地說道,“我看你最喜歡你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