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永樂”有天下永遠康樂之意, 這要比“永清”的好一些。

朱棣很喜歡“永樂”這個詞,就把年號定為“永樂”。

朱瞻基也覺得“永樂”比“永清”好聽,“永清”聽起來有些怪怪的。

剛即位, 朱棣有很多事情要忙。不過, 他不管再忙, 每頓飯都會和朱瞻基一起吃。

這不朱棣下了朝,就去找寶貝孫子用早膳。

上早朝前, 朱棣只吃了些點心墊肚子, 並沒有用早膳。

朱棣問道:“今日的早膳的味道如何?”

“要比之前好多了。”前兩日, 朱瞻基把尚膳監和光祿寺的人叫來,狠狠地罵了一頓。

尚膳監是負責皇帝私人飲食的。光祿寺是負責國家飲食的, 也就是說舉辦活動, 是光祿寺負責飲食的。它還負責官員們的飲食。

不管是尚膳監和光祿寺, 它們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做出來的飯菜非常不好吃。難吃算不上, 但是跟好吃相差十萬八千裏遠。

在朱瞻基的印象裏, 禦廚們的手藝是非常好的,做出來的飯菜非常好吃。朱棣即位那一天, 朱瞻基對宮宴上的飯菜充滿期待。他受了他爹爹朱高熾的影響, 非常喜歡吃美食。

之前在北平府的時候,他經常跟著朱高熾去品嘗美食。再加上, 燕王府的廚子的手藝也非常好, 朱瞻基的舌頭從小就被養叼了。

當他滿懷期待地吃禦膳, 結果一口咬下去, 味道寡淡, 讓他非常失望。他以為只有那一盤菜不好吃, 他又吃了其他菜, 發現都不好吃。當時,他驚呆了,不敢相信這是禦廚做的飯菜。

北平府的普通老百姓做的飯菜都比禦廚做的好吃,他不敢相信這是禦廚的水平。

朱瞻基特意問了朱棣,他們以前在宮裏吃飯的時候,飯菜也不好吃麽。朱棣告訴他們,宮裏的飯菜一直都是這樣,不好吃,也不難吃。

宮裏的飯菜不好吃的原因是因為朱元璋。他從小就吃不飽飯,還當過乞丐,對他來說,只要能吃飽就行了。再說,他身為皇帝,每天都非常忙碌,在吃喝上面花費的時間很少,所以對禦膳的要求不高。最重要的是他很少吃尚膳監做的飯菜,因為馬皇後經常親自下廚做飯給他吃。

馬皇後的廚藝雖然不是很好,就是普通老百姓的水平,但是對於朱元璋來說這是最可口的。

又加上,聖人說不要貪圖口腹之欲,這就導致朱元璋對禦膳的要求不高。

尚膳監和光祿寺的人當然以朱元璋的要求做禦膳,所以從朱元璋開始到現在,禦膳就一直是這樣。

朱瞻基還問朱棣他們就沒有意見麽。朱棣說他們在宮裏吃禦膳吃的並不是很多,就沒有計較過這個。再說,如果他們太過計較禦膳好不好吃,會被大臣們說貪圖口腹之欲。

聽到他皇爺爺這番話,朱瞻基直翻白眼。古代先賢說過,民以食為天。不管是皇室之人,還是老百姓就應該好好吃飯。如果連吃飯吃菜都被說貪欲口腹之欲,那索性不要吃飯了。

朱瞻基非常嫌棄宮裏的飯菜。在朱棣即位的第二天,他就讓尚膳監和光祿寺的人把飯菜做好吃點,結果他們做出來的還是不好吃,氣的朱瞻基把掌印太監叫來大罵一頓。

如果他們做不好膳食,那就全都給他滾蛋,讓民間廚藝的廚子進宮做禦膳。

尚膳監和光祿寺的掌印太監一聽這話,當然嚇得不輕。他們回去後,命令禦廚們一定要把飯菜做的好吃。

其實,尚膳監和光祿寺的禦廚們是能做出好吃的膳食,但是由於他們一直以來秉持著不好吃的標準做禦膳,他們的水平就不知不覺變低了。

見皇孫殿下發怒,禦廚們哪還敢再用以前的標準做禦膳。

這幾日,尚膳監和光祿寺的禦廚們做好菜,都會先端來讓朱瞻基品嘗。如果朱瞻基覺得不好吃,那就得重做。

在朱瞻基的調|教下,尚膳監和光祿寺的禦廚們的廚藝變好了很多。

朱瞻基還告訴他們,飲食也是一種文化,讓他們好好虔心研究美食。

禦膳變得好吃,不僅朱棣和朱瞻基他們高興,大臣們也開心。

有的大臣把不能貪圖口腹之欲掛在嘴邊,結果在自己家裏吃好吃的飯菜,虛偽至極。不過大部分大臣都覺得宮裏的膳食真的不好吃。如果可以,他們真的不願吃。

現在好了,托了皇孫殿下的福,宮裏的膳食終於變好吃了。

對於朱瞻基調|教禦廚一事,不少大臣覺得他做得很對。那些虛偽的大臣就算想說朱瞻基什麽也說不了,因為皇孫殿下還非常年幼。小孩子喜歡吃好吃,或者好吃,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大臣們不能因為這件事情就說他不好。

朱瞻基可不怕那些大臣,對他來說,飯菜難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這關乎他的身體健康,甚至壽命。要是飯菜不好吃,他就不能好好吃飯,那他的身子就不會康健,這就會導致他會生病。生病生多了,就會折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