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永樂十四年, 鄭和第五次下西洋。這次下西洋,除了拜訪之前來大明拜訪的國家,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 就是出發尋找美洲大陸。

為了尋找美洲大陸,這次出海,可是做了十足的準備。雖然朱瞻基希望鄭和這次能成功找到美洲大陸,但是並不代表鄭和這次出海就真的能找到美洲大陸。朱瞻基給了鄭和三年時間, 如果三年內沒有找到美洲大陸, 那就回來。然後, 繼續尋找美洲大陸的訊息,等有了確定消息後,再出發去尋找。

在鄭和第五次下西洋之前, 朱棣帶著朱瞻基再次北征。在永樂十四年年初的時候,瓦剌和阿魯台又變得不老實,屢次侵犯北境。朱棣自然不能容忍瓦剌和阿魯台他們挑釁大明, 親自率領大軍再次出征。

這次出征, 朱棣把主力軍交給了朱瞻基。之前,朱瞻基生擒馬哈木, 讓朱棣和大臣們見識到他的行軍帶兵打仗的能力。其實,這次出征,朱瞻基主動提出他作為主力軍的將領。

在歷史上,朱棣在第五次北征的途中病逝。朱瞻基不想讓這種事情發生,所以他決定挑起重任,讓朱棣見識到他的能力, 這樣之後的北征, 他可以獨自率領大軍, 就不用朱棣親征。

朱棣一向寵愛朱瞻基, 自然滿足他這個要求。朱瞻基也沒有讓朱棣失望,在這次北征中,他率領的主力軍大敗瓦剌和阿魯台。

瓦剌和阿魯台見識到明軍的厲害,再次變得老實,乖乖地歸降大明,向大明進貢。

朱瞻基覺得像瓦剌這阿魯台這樣反反復復的反叛和歸降真的太令人惡心。不過,目前還不是時機,等時機到了,一定要狠狠地收拾他們,最好把他們趕到歐洲去,讓他們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內都不敢覬覦大明的疆土。

目前,大明還沒有能力一起殲滅瓦剌和阿魯台,但是朱瞻基覺得可以先殲滅一個,然後再消滅下一個。

阿魯台相對於瓦剌來說要弱一些。朱棣命朱瞻基先殲滅阿魯台。

朱瞻基依舊沒有讓朱棣失望,不僅殺了阿魯台,還把韃靼剩下的勢力徹底趕出了大漠,把他們打到了歐洲,並且他們上百年內沒有進入大明的疆土。

瓦剌見大明消滅了阿魯台,知道下一個就是他,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但是他們暫時不是大明的對手。這幾年,一直在大漠裏跟大明玩躲貓貓。

朱瞻基也不著急,畢竟他沒想過一下子就能殲滅瓦剌。他有耐心跟瓦剌玩躲貓貓。在永樂二十一年,瓦剌最終抵不過大明。他的下場跟阿魯台一樣。

瓦剌剩下的一部分勢力,有一大半歸降了大明,有一小部分也逃到了歐洲。歸降大明的瓦剌人,大明並沒有像以前那樣寬和地對待他們。

朱瞻基深知這些人陰險狡詐,如果像以前那麽對他們,只會讓他們的野心會再起燃起。所以,就把這些人收入到中原,嚴厲地監管他們,讓他們不敢再有一點東山再起入侵大明的打算。

解決了北元勢力最大的兩個部落,剩下的小部落就簡單多了。不用朱瞻基出征,他們乖乖地歸順大明,每年向大明進貢。

沒有了瓦剌和阿魯台,大明的北境就變得安全多了。大明的百姓再也不用擔心北元的入侵。

為了讓蒙古人徹徹底底地歸順大明,朱瞻基還想到一個好辦法,那就是讓蒙古人學習中原文化,讓他們知道禮義廉恥。於是,朝廷派了不少文人學子們去蒙古各個部落,教導他們學習中原文化。不僅如此,中原和蒙古各部落還建立起貿易關系,讓蒙古人離不開中原。

這麽做,就讓蒙古各部落在接下來的幾十年,或者上百年內非常乖巧,一直乖乖地和大明保持良好的關系。

解決了北元這個心頭大患,朱瞻基又開始集中精力對付不太老實的倭國。

幾年前,倭國被大明打怕

了,乖順了幾年,沒有在海上侵犯大明。但是,就在這幾年大明出征北元的時候,倭國又變得不老實,一直騷擾大明,尤其是在浙江一帶。

歷史上,大明曾經有想過出征倭國,但是因為海上有各種意外發生,最終沒有成功去往倭國,無奈半途而廢。

為了讓倭國徹底變得老實,朱瞻基這幾年除了忙著出征北元,也沒有忘記為出征倭國做準備。

在出征倭國前,鄭和終於成功地找到了美洲大陸,並且把美洲大陸上的好東西帶回了大明。除了土豆和山芋等農作物,還有橡膠和礦產。

有了橡膠,能做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在出征倭國之前,朱瞻基和鄭和又一次地升級了大明的戰船。當然,除了加強大明戰船的作戰能力,還要訓練大明的將士。

大明幾個軍營的將士,比如說神機營和三千營的將士,他們跟隨朱棣南征北戰,作戰經驗豐富,但是海上作戰經驗是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