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投資(營養液3章)

比賽結束後,許多隊伍紛紛回家。

一場U21打了這麽久,大家也該回去過年了。

2017年的新年是1月28日,但21日就是南方的小年,運動員也有家,他們都想在此之前回家。

在這種情況下,G省青隊成了唯一一支願意為了S省女排多留兩天,給她們做陪練的隊伍,不僅是孟雨晴滿心感激,連牛頓都偷偷給陳愛國說了謝謝。

陳愛國是這麽回復的:“我只是想讓瀟平和孟隊修煉一下演技,順帶讓羚仔和曉仔學習一下女排的快攻技術。”

排球裏的快攻包括前飛、背飛、背錯等,是七十年代的中國男排國家隊以排球王子汪嘉偉的技術為基礎而衍生出來的一系列技術,曾震驚世界排壇,成為流行一時的新穎戰術。

隨著這項運動的發展,快攻在女排那邊依然很有效率,男排這邊卻不行了,因為國內男排開始流行學習歐美的強攻硬打,連選材都是朝這個方向跑,快攻這一亞洲興起的模式逐漸被國內教練們淘汰。

當然,這和男排攔網速度快,打快攻容易被盯死也有關,有一些專業人士認為,女排那邊也會逐漸淘汰快攻,不是快攻消失了,而是強大的球隊都在強攻硬打的同時,將快攻融入了自己的體系之中。

這次和G省青隊交手過的J省青隊由一位70年代在役的老哥執教,快攻也打得飛起,當時他們吃了不少虧,心裏也惦記著呢。

孟雨晴是女排國家隊裏的快攻戰術核心之一,演技又好,G省青隊這次八成是沖她留下來的。

孟雨晴親自招待了小夥們,甚至還請食堂阿姨殺雞宰鴨,做了一桌好飯好菜招待。

秦春曉可高興了,他熱情的對孟雨晴說:“孟姐,你們食堂阿姨要我們幫忙打蟲子嗎?我們全隊都是對付蟑螂的好手。”

孟雨晴哈哈一笑:“蟑螂?現在是1月,哪來的蟑螂?”

秦春曉與G省青隊眾人面露不解:“蟑螂那玩意不是全年都在廚房活動嗎?”

墨林還掏出手機,向孟雨晴展示他上個月為食堂大嬸幹掉的那窩蟑螂,孟雨晴直接被那些蟲屍鎮住了。

她不敢置信:“這是蟑螂?不是別的什麽東西?”

李羚是唯一懂她的人:“很遺憾,那就是蟑螂。”

其他人還笑他。

“李二愣子是我們之中唯一最怕這些的,他看到蜘蛛都尖叫。”

“不就是蟑螂嘛,拿拖鞋去打就好啦。”

“就是,你要有潔癖的話,隊長也有啊,他拿鞋子砸完蟑螂後光腳繼續練球,也不耽誤什麽,還是跳得特別高。”

秦春曉得意一笑:“我的彈跳力,的確是光著腳都能贏過無數人的。”

孟雨晴大為震撼。

好在吃完這頓飯,沒人再跑到一個兩米零六的少女面前和她聊蟑螂的事,因為G省青隊全員都被拉去做體測了。

提出這件事的人是牛頓,他好歹也是S省男排前主教練,對女排也有感情,如今G省的小夥們留下來當陪練,他總要還回去一點。

無論是哪個省會,其體育部門都會有系統的測試設備,牛頓拿了數據後,再根據小孩們在比賽中的表現,和陳愛國進行了交流。

李羚的神經刀一是心態問題,二是體能沒到遊刃有余的地步,提升他的耐力會有好處。

墨林作為一個時常冒充二傳的主攻,他應該加強傳球。

李瀟平則要練力量,就算是走影帝路線,作為男排也不能沒力氣。

最後牛頓和陳愛國提出一個問題:“你覺得春曉和李羚有被培養成3D球員的可能嗎?”

3D球員這個詞放在NBA那種籃球聯盟裏,指的是能防能投3分的球員,在排球這邊意思也差不多,就是攻防一體,短板少,和接應有點相似,但沒有將位置限制在二傳的對角處。

因為只要攻防一體,就可以戲稱一句3D球員。

陳愛國思考一陣:“阿羚已經確定是往這個方向培養了,他現在的問題是抽,要春曉在他身邊給他填短板,曉仔的身高是硬傷。”

牛頓指出一點:“但他的地板技術是我見過的最好的,好到我無法理解為什麽國內還能培養出這麽好的防禦高手,他在一年前還專注於短跑吧?而且他能跳,高度雖然不能等價換算成攔網能力,但他也曾攔過喬明明的網,只是次數少,不代表他沒這個能力。”

秦春曉是罕見的身高一米八以下,摸高卻達到三米四五的怪胎,這次U21超手扣了不少一米九的大塊頭,人送外號“飛天狂墩”,空戰技術好得總能讓人差點忘了秦春曉能把地板擦得多亮。

至於進攻就更不用說了,秦春曉是G省青隊的攻防核心,G省青能贏這麽多強隊,秦春曉功不可沒。

陳愛國沉默,牛頓聳肩:“我只是好奇你對他的培養方向是什麽個想法?我可先說好啊,等他到了我手下,我肯定是要讓他走一傳路線的,主攻沒他的份,他在網前肯定是爭不過喬明明、六月樓這些大個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