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重陽

八月底, 幾件懸而不決的事情陸續解決,皇帝私下會見幾名近臣心腹,討論近日幾件棘手的大事,甚至特地將賦閑在家的謝慎禮喊上, 讓他給點意見。

事情談完, 君臣幾人開始閑聊, 其中一位大人聊到七月禦駕出行之事。

“……第一次七月南下, 才發現南邊著實暑熱難耐,好在是一切順利。”

其余眾人紛紛應和。

謝慎禮嘆了口氣:“倒是讓在下又錯過一次中元盛會。”

大衍對中元節頗為重視, 京城各處會提前售賣各種冥器等紙紮物,隨處可見的盂蘭盆, 還有許多果食、花果, 勾欄瓦肆裏會連著搬演《目連救母》等雜劇……連朝廷各部也會設置道場大會,祭奠亡靈等。一個中元節,京城裏能熱鬧近十天。

但今年的七月,他們都在外頭。

至於謝慎禮……皇帝回想了下, 發現他真的好些年不曾在京裏過中元節了,不由啞然。

戶部尚書魏大人捋了捋長須:“謝先生這些年南來北往的, 確實辛苦了。”

左都禦史孔大人則笑道:“先生可是想要為陣亡將士祈福?”這裏大臣大都知道幾分謝先生家裏情況,自然不會這般沒眼色, 問他是否要祭奠先人。

果然, 謝慎禮頷首:“亦是其一,主要是湊湊熱鬧。”他看看眾人, 笑嘆了聲,“抱歉, 在下這段時日過得太舒服, 竟生出享樂之心了。”

皇帝無語:“那你還不趕緊回來幫朕。”

謝慎禮拱手:“還望皇上體恤, 在下年歲不小了,還是希望先成家,再立業。”

立業?幾位大臣頓時忍俊不禁。

皇帝無語:“你都立了多少年了。”

謝慎禮輕咳:“不若我們繼續討論中元節?”

皇帝沒好氣:“中元節都過去多久了,還討論。要討論,怎麽著也是討論重陽節吧——誒,說來,朕登基後,確實沒有去登高望遠了啊。”

戶部尚書笑了笑:“最近朝中無甚大事,皇上若是想去,但去無妨。”

左都禦史:“這……年初才出了那樣的事情,皇上還是要三思。”

其他大人紛紛進言,有支持的,有不支持的,倒是謝慎禮垂眸斂眉,半聲不吭。

皇帝看向他:“先生應當要去登高的吧?”

謝慎禮頷首:“不敢欺瞞皇上,在下正有此意。”

皇帝挑眉,當即拍板:“行,那朕就跟先生同行吧。”

眾大人:“……”

謝慎禮遲疑片刻,垂眸拱手:“不勝榮幸。”

……

重陽雖已入秋,暑氣猶在,百姓們趁著清早涼快,紛紛出城登高。

金華寺、四裏橋、雁塔……城外四面高地、山坡,皆是登高的好去處。經過數位大臣的激烈討論,最終皇帝擇定了四裏橋。

不過,他們剛出城,就聽見曲聲,隔著老遠都能看到高台,還有好些棚子,還有許多人往那邊去。

皇帝本就是出來散心湊熱鬧,當即拍板上前。

往前再走一段路,那片地兒的情景便看得更清晰了。

背河而立的高台矗立在前,與尋常戲台不同,上面沒有雨棚,只在背後豎了塊大板子,板上色彩很是艷麗,上面的字倒是看不分明。

高台前邊有兩排整齊的雨棚,底下人流湧動,瞧著,像是……攤販?

皇帝詫異:“看著像是市集啊。”招手讓隨行的九門提督上前,問,“京城的市集已經開到此處了?”

九門提督忙道:“沒有,這處一直是片空地,中元節的時候還有許多百姓到此焚燒盂蘭盆呢。”

皇帝“哦”了聲:“那這是怎麽回事?”

九門提督呐呐:“臣、在下並不清楚……”

皇帝頓時皺眉,掃了他一眼,不再多話。

九門提督冷汗都下來了,求助般看向其他人。

這九門提督本就是負責京城治安,如今連京城門口出現這麽大的市集都不知道,其他人哪敢解圍。

皇帝也不多話,人太多,前邊已經無法通行車馬,他索性下車,領著眾人緩步往前。

兩排雨棚,棚下有攤販,雨棚中間是丈許寬的過道,行人在此來去半點不會擁擠。

再看雨棚,搭建得又高又寬,攤販用了一半,還有一半空地給顧客、行人通行,通風透氣,遮蔭擋雨,倒是便宜。

皇帝頗有興致地走進雨棚,挨個往下看。

蔬果、點心、糖畫、幹貨、木器、醬菜……甚至還有算命攤子!

“這位大爺,老朽看你天庭飽滿、地閣方圓,想必非富即貴——”

“去去去。”禁衛統領劉大人滿頭黑線地攔下算命的老頭兒,“瞎算什麽,找別人去。”

“誒怎麽說話呢?老朽也就是看他面相好,算個吉利,怎麽叫瞎算了?”

劉大人板起臉,將他按回攤前:“找別人去!”

皇帝大樂:“哈哈哈哈哈~老劉讓他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