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成什麽親

親事定下, 顧馨之開始整理家裏的財產。

前段時間,她向謝慎禮咨詢相關律法問題,後者很擔心, 不光親自過來詢問情況,還給她帶了一套的刑律書籍。

好家夥, 這年頭的書冊可都是手抄本, 那大大的一箱子, 夠唬人的。

數量多、律法齊全, 確實很實用。

這不,她特地翻了下契書的相幹內容, 找到對應的田宅契。種種描述自不必說, 這田宅契大體類似於現代的土地證、房產證。

當初她出嫁, 許氏便是給她立了這個契,這是有官府認證的個人財產, 她以嫁妝帶出去,不管夫家如何, 都不能動她的財產。

不過, 以她對許氏的了解,這些契書約莫還是謝慎禮的手筆吧……

她若是早知道這些律法, 和離的時候,就不用等謝慎禮出手,自己就能把嫁妝全部索要回來了。

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出, 大衍的律法已經很完善了。

通過這個田宅契, 她可以將莊子田地、房屋都重新立個契, 歸到許氏名下, 杜絕他日有什麽紛爭。

她對自己賺錢能力和人品都有信心, 但往後會遇到什麽事情,誰也說不準。萬一她有個萬一,這些東西就是許氏安身立命的根本。

許氏聽她分析聽得眼淚漣漣,抱著她又是一頓痛哭,顧馨之哄了好一會才緩過來。

這事,顧馨之已經提過幾回了,她再推辭,便對不起女兒這一番心意。

如是,母女倆人繼續商議——主要是顧馨之安排。

她們家產現在還算豐厚,但現銀要留一部分采購布料和染料,還要預留發工資,剩下的,幾乎都要拿去采買嫁妝。

雖說謝慎禮不差那點錢,但人情不是這樣用的。索取有度,有來有往,才是長久的相處之道。

刨除現銀,剩下的莊子鋪子一分為二,鋪子由顧馨之帶走,莊子交給許氏。莊上的染房、織房、制衣房全都交給許氏繼續打理。

但許氏死活不肯按分成分配,甚至連管事工資都不肯要,說沒有這樣吸女兒血的道理,顧馨之沒法,只得折中,每月給她交租金。

許氏聽說租金定不高,算是女兒每月給她點心意,這才作罷。

將所有東西列好,顧馨之拿去官府立契,家裏的財產分配便算妥了。

搞完這些,她順道去了趟鋪子,看看生意。

托皇後娘娘的福,她家鋪子過了那波客似雲來的熱潮後,生意依舊不差,每日都有買布買衣的,尤其是後者。

這段時日她又加了幾種童裝款式,染的布料鮮艷,圖案逗趣又新穎,如今又跟皇後沾了點關系,許多人就愛來她這裏買童裝,偶爾也有老板要求定制。

開業那段時間,許多姑娘夫人在她這兒定的裙裳陸續穿出來參宴,加上幾大布坊聯合走秀,有些門路的人都知道她才是主力設計師。如此,她家鋪子的定制衣服,終於打響了名聲。

許多高門女眷都願意找她定做兩身,留著參宴。

為此,她最近是愈發忙碌。

只是,她現在不比當年,她有田有糧有鋪子的,自然不會拼死累活的接單子。她交代了李嬸幾人,有要下單的,寫下要求,但每旬她只接兩單,先來先得,多了不接,急單不接。排上隊的,李大錢會提前通知各家,讓客人寫下設計要求。

而接到的單子,李大錢也會送回去莊子,或是她過來鋪子時順手帶回去。

如此以來,她即便忙碌,也是控制在一個範圍內,加上縫線、收邊等細致活兒都有制衣房分擔,她還能抽空研究新品,染制新的布料給鋪子做新衣——嗯?好像這也是活兒?

好吧,她樂在其中。

她甚至比許氏還閑……咳咳。

總之,她今日去官府辦完事,轉道鋪子的時候,李嬸就將這段時間接下的單子遞給她。

她現在算得上是京城裏炙手可熱的設計師,平常下單的也大多是高門貴婦。問題是,這京城不缺貴人,也不缺有錢人。她既然定了先到先得的規矩,那就不能看權錢排序。

她自問自己穩得住,但李嬸幾個卻不好說。所以,她每次來看單子,都會把接單的幾人都叫到跟前,一起詢問。

這會兒正是午飯時間,鋪子裏暫時沒人,她直接就在鋪子櫃台邊翻看,若有客人進來,也不會耽擱。

顧馨之仔細翻看了遍單子,確認沒有什麽奇奇怪怪的要求,能做,便問:“這回是哪家的?”

李嬸忙道:“是安親王府、與武庫清吏司員外郎大人府上的。”

一高門,一從五品,看不出問題。顧馨之:“後面排隊的名單呢?我看看?”

李嬸忙去將單子取過來。

顧馨之仔細看了看。

李嬸本是不識字,這段時日硬是學了些常用字,不過,這單子並非是她手書,而是李大錢寫的。一份名單過倆人手,應當能最大限度地限制賄賂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