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晨鐘暮鼓見故人

鐘聲日復一日響起,誦經聲隔著佛堂遙遠傳來。

林守溪坐在木輪椅上,靜靜地聽著窗外的聲音,鳥雀鳴叫,啾啁婉轉,可小禾只給他眼前的窗戶開了一條極細微的縫,向外望去,他只可看到幾片單調的榆樹葉。

那日早晨,小禾白袍卷經離去,回來時夜幕已經落下,少女神色恬靜,仿佛已經忘了昨夜的事,她簡單地打掃過了房間,抽去了定著滿頭發絲的木簪,落裙走入深處,焚香沐浴。

裊裊的霧氣從裏面騰來,湧上林守溪的後頸,微癢,似有少女在耳後呵氣。

出來的時候,小禾換上了一襲簡單的青裙,如第一次見面時那樣,她緩緩走來,纖細的足踝玲瓏纖白。

小禾在案上點了盞燈,隨手攤了本書,再將窗開大些後,躺至後方的榻上,安靜地入眠。

林守溪依舊一動不能動地坐在窗前。

夜幕已經落下,外面是單調的黑暗,林守溪的目光無處安放,只能去看桌上的書,但他的身體未愈,根本沒辦法翻書,於是書翻到哪一頁,也全看風的心情,看著看著,文字水一般俘獲了他,令他生出了隨波逐流之感。

次日清晨,小禾準時地起床了。

她蜷在榻上,曲腿,將薄薄的雪襪套上玉足,之後整理衣裳,定好發簪,踩上了一雙平底小秀鞋。

小禾精心打扮了自己,但這種打扮意義不大,她出門的時候依舊會用彩幻羽改變容貌。

小禾像是徹底忘記了昨天發生的事,她一如既往地推著林守溪出門,去廣寧山下的村鎮閑逛。

廣寧山下有不少臨水的村子,遠處煙波渺渺白浪茫茫,近處漁舟系樹蓑衣如屏,山路崎嶇,小禾走得很慢很慢,她遙望著大好山色,回憶著汙穢橫生的故土,心中茫然。

從村子一直走到鎮上。

小禾與林守溪這樣的組合引來了不少的目光,這地方本就不大,甚至不如聖菩薩的名聲大,如今的村鎮幾乎所有人都認識她,一進入鎮裏,許多人便圍了過來,求聖菩薩排憂解惑。

小禾並未推拒,她竟真的擺了個攤子,靜靜坐著,為來訪的人解惑。

林守溪坐在一邊靜靜地看著她。

小禾今年十六歲,雖清稚依舊,卻遠比初見時沉靜端重得多,她看上去如此溫文爾雅知書達理,世人根本無法想象,她的童年竟是在深山老林中度過的。

“既是誤會,和解就好,以後你們多多話,不要總將事藏在心底。”小禾正在開導一對夫妻。

那對夫妻離去後,又來了個病人,病人講了大致的病情,小禾瞥了眼面相,一邊提筆寫藥方,一邊:

“你這不是中了蠱毒,只是腎氣虧損而已,以後切記節制,莫要徹夜不眠,傷了根本……拿著這個去配藥,好生調養,十日可愈。”

身後排隊的人群傳來了哄笑,男子接過藥方,謝過之後連忙掩面離去。

後面一個也是病人。

一對夫妻帶著一個孩子來求聖菩薩治病,她講述了孩子的病情,一臉憂愁,小禾平靜地幫小孩看完了病,寫完藥方後卻是蹙起秀眉,露出了為難之色。

聖菩薩竟會有為難之色,這是極少見的,看病的夫妻提心吊膽,問:“我家孩子……還有救嗎?”

“有救。”小禾看著藥方,篤定道:“方子已經寫好,就是還差一個藥引子。”

“藥引子?什麽?”婦人疑惑,心想這是什麽稀世珍藥,竟讓聖菩薩都如此為難。

“需要一兩他親生父親的血作為藥引。”小禾。

男人露出了疑惑之色,心想這有何難,婦人卻似遭了電擊,面如死灰,她看著聖菩薩,險些跪了下來。

男子沒有察覺婦人的異色,伸出胳膊正要放血,卻被小禾制止了。

“我只是開了個玩笑,不用當真,世上草藥哪有以人血為方的?”小禾淡淡一笑,將藥方遞給了他們,:“我只可醫他身上之疾,但他能否好好長大,須看父母能否破除心疾。”

“如何破除心疾?”婦人問。

“答案不就在你心裏嗎?”小禾微笑。

人一個接著一個離去,人群卻絲毫不見變短,小禾卻也沒有絲毫的不耐心,她一個一個地看著,或是行醫治病,或是調解鄰裏糾紛,或是幫人破除修行與問上的難處,無一不心服口服。

還有惡人假裝書生,前來問道,被小禾一語點破,眾人這才知道,原來前幾年村裏滅人滿門的懸案是他所為,兇手想逃,卻被幾個大漢聯手制伏,移送官府。

見狀,後面的人群裏,也有不少做過虧心事的畏首畏尾起來,想趁機溜走,卻被眼尖的鎮民抓獲,一一押來聖菩薩面前,審判罪行。

也有見勢不妙者主動跪來前面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