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幹旱兩月後,京郊各地出現了‘糧千斤’一詞,糧食也是緊閉店門,任由百姓在外叫喊都沒有開門。

街道之間雜亂無章,外間湧入的難民不計其數,奇怪的是這回並沒有驅趕難民。

在城門下搭了粥棚救濟難民,而在街坊之間更是有人按照各家人數發放糧食,一時間,更多的難民聞訊而至,京城失去往日的繁華,四處可見難眠躺在地上。

朝臣上朝下衙,甚至被難民堵得水泄不通,驅趕不盡,各府門人輪換當值,防止難民沖入府裏。

朝堂上下一片哀嚎,巡防營甚至幫助難民尋找棲身之所,朝臣開始彈劾巡防營無作為,本是維護安全,保護各府,如今他們站在勛貴的對立面。

殿上亂作一團,先是一人指責,接著三五人,最好大半的朝臣都站了出來。站在首位的南陽輕飄飄地看了他們一眼,薄唇泛起笑意,“巡防營及時安置難民是為了放置民變,一味驅趕,只會激起來他們的不滿,到時候京城亂了,你們拿刀去抵抗?”

“今年幹旱,你們不出一分銀子站在這裏哀嚎,臉在哪裏?孤瞧著你們人五人六的,想些辦法暗自難民,還有……”她頓了頓,明媚的小臉上綻開不尋常的笑意,說道:“孤看過記錄,太祖時期大旱,朝臣捐糧捐銀,你們呢?”

殿內頓時安靜下來,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知曉南陽公主是塊硬骨頭,上得了戰場,殺人無數,年歲雖小,不可小覷。

不知是誰說了一句:“我們也想捐糧,可是您也知曉我們府上都不夠吃了,哪裏還有余糧?”

“那就捐銀。”南陽當殿懟了回去,言笑晏晏,眼睛是純粹的明亮,更帶著幾分威懾。

“殿下說的簡單,您財大氣粗,臣等自己都日益艱難。不瞞您說,今年幹旱,物價飛漲不說,更是有人提前清空了糧商處的糧食。秋收收上來的新糧杯水車薪,還沒有送到京城就被搶購一空。我等就算有銀子也買不到糧食,您在宮裏或許不知民間的情況,糧價漲了二十倍都。尋常一石糧食不過三百文,眼下三百文怕是連一鬥糧食都買不回來。”

都知南陽公主在四城搭設粥棚不止,還叫人發放米糧,他們嫉妒發紅,想要效仿,卻發現壓根買不到糧食。

南陽不理會,只道:“既然什麽都做不了,就莫要嫌棄巡防營這裏不行、那裏不好,不如孤撤了巡防營,你們出入自己帶府兵,到時打起來,莫怪巡防營不當值。”

“殿下說的輕巧,您該知曉巡防營是要維護治安,您這樣不管我們的死活……”

“好,明日開始,巡防營不管難民,維護各地治安即可,各位大人出入自己當心。”南陽不畏懼,當即搶過話來。

“陛下……”

“陛下……”

文臣開始疾呼,“陛下,南陽公主嬌蠻無理,這是逼臣等去死。”

南陽好心道:“死了省些糧食,你們死了,下面能者居多,前仆後繼,不會耽誤朝堂的運轉。”

“你……”

“殿下此言過分了,難不成是要排除異己,由你一人當權不成。”

南陽懶洋洋地掃過眾人一眼,幽幽笑說:“你們太高看自己了,孤覺得你們浪費糧食而已,一則想不出辦法,二則又來添亂,不如卸下官職回家種田,明年當會有好收成,不至於餓肚子。”

災荒年日子不好過,富貴人家尚可勉強度日,貧苦人家賣兒賣女的大有人在。有些人壓根不敢得罪公主,就沖著她大手筆發糧,可見背後是有不少余糧。不少人在她手裏買了糧食,知曉她的厲害,不管她說什麽,都不敢反駁。

朝堂上下鬧作一團,扶桑一言不發,目光時而凝在南陽身上,時而低眸看著自己面前的奏疏,細長的手指撚起一角。

為了巡防營一事鬧到午時,公主是個厲害的性子,嘴巴伶俐,不論說什麽都能懟回去,也沒有吃虧。

散朝後,公主先離開宮殿,街坊之間走了幾圈,看著散糧,有人作亂,直接叫人趕出去,手段強硬。

日落黃昏的時候,她慢悠悠回府,街上的人都已認識她了,時不時地有人喊一句公主。南陽習以為常,打馬走在人群間,忽而有人高聲喊她,“殿下。”

聲音有些熟悉,南陽勒住韁繩,回身去看,是徐映安。

徐映安步行至她面前,纖細的身子裹著單薄的衣襟,脖頸纖弱,溫笑道:“我有一事想求殿下。”

“要糧食?”南陽猜出她的心思,近日許多勛貴找她買糧食,有些人是想做好事,有些心心思不軌,她一並回絕了,只給長公主們送去些糧食。

這個時候很亂,不能貪財。

徐映安走至她跟前,胸口鼓鼓地,貼著她的身子,“我願超世價來買。”

“府裏用嗎?”南陽警惕,後退了兩步,與她保持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