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開業啦

正月二十二, 吉,宜開張納財。

“除夕”好似一道分水嶺,除夕之前,是冬日, 過了除夕, 春天就近了。

還沒出正月, 風已不似之前罡硬,白天日頭好時, 再穿棉襖竟微微有些熱了。

巳時剛過, 南三街的一座繡房便歇了,從裏面陸陸續續走出來繡娘, 各自活動著頸肩和手臂, 三三兩兩商議著去哪裏用飯。

“一天吃三頓, 愁都愁死了。”穿薄荷綠襖子的繡娘不過十六七歲模樣,身材圓潤, 每天最愁的就是晌午這頓怎麽打發。

出來做活,許多東家都是管飯的, 但繡房內物件精貴,最忌諱沾染油汙, 故而一概吃喝俱不許帶進來。

“不如咱們去吃北六街孟婆子家的肉丸子湯吧!”

另一個穿藍衣的提議道。

五公縣是二十年前重新規劃過的。

當時的地方官以縣衙為中心將整座縣城主體東西向劃分為十六大街,分南北兩座半城, 而那八條街也自中軸線起, 分別稱為南北大街、南北二街等,一直到最外圍的八街止。

而每條大街上,則再根據天幹地支編號, 如此一來, 南北貫穿、東西通達, 十分清晰明白。

那綠襖和剩下的紅衣一聽便紛紛皺眉。

“忒遠了些!”

“就是,況且才過了年,誰吃那油膩膩的。”

“姐姐們!”途徑成衣鋪子時,便有幾個相熟的夥計站在門內調笑,“姐姐們還愁甚麽,只要幾位開尊口,多的是人出謀劃策哩!”

又有隔壁書肆、糧行等的管事起哄,十分殷勤模樣。

“放你娘的屁!”那綠襖子小娘子冷笑著啐了口,叉腰罵道,“少在這裏滿嘴胡沁,再嘴裏沒遮沒攬的,老娘便去報了官,看到時候是誰沒臉!”

同來的兩個女郎也絲毫不怯,柳眉倒豎杏眼圓睜,將這群人罵得灰頭土臉。

等她們走了,眾人才土撥鼠似的重新鉆出來,望著遠去的背影咋舌。

“這也忒潑辣了些。”

“端的烈貨……我可降服不住。”

眾人聞言,頓時看著大言不慚那人哄笑起來。

“還降服?你倒是想得美!別看這些小娘兒們嬌嬌弱弱的,一雙手便是寶貝!那邊錦雲繡坊曉得吧?聽說縣裏幾位大財主便時常從那裏訂衣裳穿!一個月少說也有五七兩銀子進賬。

還有那繡工格外好的,一兩年專注一副插屏,轉手賣個幾百兩也不是稀罕事!”

那新來的一聽,不住咋舌。

“乖乖,這哪裏是小娘子,竟是活財神了!”

眾人一聽,俱都笑了。

“可不就是活財神?”

要不然大家怎麽都愛熱臉貼冷屁股,天天被罵也不肯放棄。

說句不好聽的,若誰娶了這麽一位娘子,下半輩子算是有靠嘍!

卻說那三位小娘子熟門熟路罵完了人,才走到街邊,忽聽前面人群中傳來清脆童聲:

“師家鹵,頂呱呱,吃了又吃還想它!”

三人面面相覷,這是什麽?

聽著咋有點上頭?!

正疑惑間,那叫聲越來越近,竟從人堆兒裏鉆出來一個穿著紅底橙色掐牙上衣的小孩兒來,頭上戴著同色頭巾。

這兩個顏色拼在一處著實顯眼,哪怕如今尚未出正月,路人衣裳都很喜慶,也絲毫沒有被淹沒。

衣裳前胸和後背處都印著墨色字樣,若識字的就能看出是“師家好味”四個字,打頭一個“師”字略略變體,又勾了個圈兒,像字又像畫。

那小孩兒約莫七、八歲年紀,一雙眼睛咕嚕嚕直轉,顯得很是機靈。

他的目光在行人身上一一劃過,忽然跳到一對兒夫妻跟前笑道:“師家鹵,頂呱呱,吃了又吃還想它!今兒師家好味菜館開業,就在前頭二街丙字午號,賣的都是外頭沒有的新鮮吃食,鹵肉、鹵雞鹵鴨、蜜汁梅肉等等,還有水晶粉、酸菜餃兒、三鮮水煎包,好吃得很呐!頭天開張,都可以試吃,不要錢的,兩位不去瞧瞧麽?”

那夫妻倆正是出來吃飯的,可在縣上生活許多年,哪家鋪子什麽滋味兒,兩人都爛熟於心,很是犯愁。

如今聽了這話,倒來了幾分興致。

“好小子,你是替人家跑腿兒的?”

再沒見過隔著整條街拉客的。

“別的倒罷了,”他媳婦笑道,“那蜜汁梅肉名兒雅致,也不知是個什麽味兒。”

“這也不難!”誰知那小子竟立刻打開身上掛的盒子,一股異香立刻噴湧而出,“兩位嘗嘗就知道了。”

夫妻倆好奇地低頭一看,只見裏面分成數個小格子,板板正正擺著許多紅棕油亮的肉塊,旁邊還擱著細竹簽子。

那小子用竹簽插了兩塊拇指肚大小的肉遞過來,“這就是蜜汁梅肉,裏頭加了蜂蜜烤出來的,用料又講究,味兒又好,本錢大著呢!一般人我都不舍得與他們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