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巡檢

“縣尉莫看這關城已近在眼前了,走過去還得好一段路。”熊山擡手一指,又道:“那邊的守將是鄔巡檢,名通,領了百余苗兵。”

所謂“巡檢”,官位與縣尉差不太多。

縣尉屬民防,一般由文官擔任;

巡檢屬軍防,由武官擔任,任期長,設置於沿邊或關隘要地,率兵守邊,但“不得與聞州縣事”。

李瑕問道:“如你所言,給這鄔通使些錢,他能放我們過境?”

熊山咧開嘴笑了笑,道:“幾年前我就與鄔巡檢打過交道,他是苗人,但與宋人無異。以往我帶客商過境,交些錢也就過去了。”

怕李瑕不信,他又道:“縣尉可知,筠連州是產鹽的。”

“鹽?”

“是咧,筠連產井鹽,鄔巡檢雖是位武官,卻也是個賣私鹽的。”熊山道:“他在筠連州產鹽,經五尺道、石門道,賣往烏蒙各地。以往有客商行路,也給他抽些路稅。”

“這般明目張膽直說了,沒關系?”

“無甚大不了的,只要苗兵、寨兵服他,州縣裏也是睜只眼閉只眼。畢竟是這地界,朝廷也管不了,也就是這位鄔巡檢,筠連各部這些年沒鬧過亂子。再說了,他就是不販,朝廷也不能從這地頭收到鹽稅。”

李瑕倒也明白,能在這邊地鎮住各族人、販鹽、抽稅,鄔通該不簡單。

若有哪個官員多事,想管羈縻之州的守將販私鹽,反倒鬧出大亂子來,得不償失。

“那這位鄔巡檢很有錢了?”李瑕問道。

“這就不知了,我與鄔巡檢也不熟……”

……

“慶符縣尉?怎跑到老子的地界來了?一百八十多人……”

鄔通聽了稟報,想了想,沉吟道:“人留在外面,放那李縣尉進來。”

他咐咐完,也不披甲,穿著綢衣踱了幾步,放下酒杯,往外迎去。

關城內有數十余人,各族皆有,最多的還是苗人,正聚在大廳裏投壺。

鄔通大喝一聲,命這些人都停下。

不一會兒,有寨兵領著李瑕、熊山、摟虎等幾個進來。

“哈哈哈,李縣尉好年輕俊俏。”鄔通迎了上去,大聲道:“我竟不知慶符縣竟上任了如此風采照人的縣尉,好!好!”

“見過鄔巡檢。”

“李縣尉不必多識,相識就是兄弟……置酒,我陪縣尉喝幾杯!”

熊山也湊上前,與鄔通打了招呼,兩人都是苗人,倒也不講太多禮數。

說話間,熊山一個布袋遞了過去。

那是李瑕給他,用來行賄的錢。

鄔通卻不接,擺了擺手,朗笑道:“李縣尉,喝兩杯再談,如何?”

“好。”

不一會兒,酒擺開,鄔通頗為熱情,自己先飲了一大碗,卻也不太勸酒。

寒暄了幾句,轉到正題。

“李縣尉,我長你十八歲,哈哈,自稱一聲‘哥哥’你不介意吧?”

“這是自然。”

“哈哈,李兄弟,為何帶人到哥哥這地頭來?”

李瑕問道:“鄔巡檢可知,兀良合台已帶兵伐蜀了,張都統已赴馬湖縣迎戰?”

“當然知道,信報前兩天就收到了。”鄔通道,“沒想到啊,以往,蜀兵盡在江北對敵,眼下這蜀江以南也要應敵了。”

他哈哈大笑,又道:“這還是蒙軍打下大理之後首次北上,南北夾擊川蜀,局勢不同了,不同了。”

李瑕覺得這話頗有道理,川蜀軍民抗蒙十余年,又有余玠等名將,江北防線嚴密,建諸多山城屯兵與蒙軍對壘。

從張實能迅速抽調三萬水師,便可看出北面防線穩當。

但南面,蒙軍初次從大理北上,宋軍的反應似乎是慢了,至少這川滇要道上並沒有怎麽設防。

眼前的鄔通也是不以為意的模樣。

李瑕問道:“鄔巡檢就不擔心有蒙軍順石門道北上?”

“哈哈,李兄弟原來是怕這個?多慮了,多慮了。你來時走的是五尺道吧?”

“不錯。”

鄔通道:“這路可不好走吧?再往南,更難走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怕甚?!”

“鄔巡檢的兵力……”

“你莫看哥哥這裏只有區區數十人。”鄔通道:“各個山寨裏,多的是寨兵,平時不必守在這關城裏罷了,悶得慌。”

李瑕握著酒杯,也不怎麽喝,環顧了這關城一眼,見寨兵不過數十人,也不披甲,個個懶懶散散的。

見他沉思,鄔通又是哈哈大笑。

“李兄弟,你是看不起哥哥這些人?我可告訴你,哪怕就這些人,也足夠守這五尺道。哈哈……亥金留!給李兄弟露一手。”

他突然大喝一聲,一名懶散的苗兵起身,拿起弓箭,往廳外射了一箭。

“嗖!”

箭矢徑直釘在廳外八十余步遠的旗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