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堅壁清野

李瑕披甲佩劍,穿過花園小徑。

他身後還跟著劉金鎖,以及麾下十余人。

一群護院小廝跟在更後面跑著,他們理也不理。

劉金鎖邊走邊看,忽“哇”了一聲,快步上前湊到李瑕身邊,小聲嘀咕起來。

“馬上要打仗了,這張員外還在狎妓,看來是沒當回事。”

“是嗎?”

“我家柳娘就是養姑娘的,一看就知道,這亭裏的老頭不正經,那漂亮娘們也不正經……”

李瑕沒太理會劉金鎖,很快已走到亭中。

“張員外是吧?”

張遠明泛著寒霜的臉本已擠出一絲笑意,聞言又凝固住。

李瑕比他意料當中還要無禮。

話雖如此,他還是保持了風度,笑道:“老夫張遠明,見過李縣尉。”

李瑕一副公事公辦的態度,道:“莊園裏的兩倉糧食是你的?”

“李縣尉原來愛說笑,老夫家中之糧,豈能是別人的?”張遠明撫須笑道,又轉頭向婢子吩咐了一句。

“來人,置酒。”

“不必了。”李瑕問道:“倉裏有多少糧食?”

張遠明老眼中微微思索,道:“一千石。”

“那算來你有地二十頃?”

“沒有,沒有。”張遠明擺手道,“不過是租些或典些田地,老夫家是讀書人家,耕地自足而已。”

“是嗎?我聽說敘州‘度歲糧鋪’是你的生意?”

“不過是將家中存糧便宜賣饑民。”張遠明嘆息一聲,道:“這‘度歲’二字,取自楊誠齋公《憐農》一詩,‘已分忍饑度殘歲,更堪歲裏閏添長’,楊公與老夫之曾祖父乃摯交。”

劉金鎖擔心李瑕得罪人,忙問道:“楊誠齋公又是誰?”

張遠明微譏,道:“‘小荷才露尖尖角’你可聽過?”

“沒聽過。”

“楊萬裏楊公。”

劉金鎖撓了撓頭,問道:“他跟你曾祖父是朋友,所以呢?”

一句話,張遠明大怒,狠狠盯著劉金鎖。

末了,他袖子一摔,道:“李縣尉,帶這粗鄙之人到老夫家中,何事?”

“馬湖江之戰,大宋水師已敗北,蒙軍馬上要打來,須立即把糧食運進城裏。”

“不可能。”張遠明不信,搖頭道:“老夫……”

李瑕側了側頭,道:“知張員外不信,我特地帶了禮物來……金鎖,拿出來給員外看看。”

匣子打開,裏面是顆蒙卒頭顱。

張遠明駭然變色,連退兩步,指著那匣子,嘴唇上下開合,卻說不出話。

亭中那老妓嚴雲雲卻是眼睛一亮,目光在那血淋淋的頭顱上一掃,盯著李瑕,目泛異彩。

她故意輕呼一聲,吸引李瑕看來,含羞低首,秋波暗送。

李瑕卻已重新看向張遠明。

嚴雲雲本想著勾搭這作風強勢的英俊縣尉一番。

但一對眼之間,李瑕顯然是半點沒看上她。

嚴雲雲趟慣了歡場,迎來送往,對這種情緒最了解,知道若糾纏必得罪對方,再一想自己大對方十歲有余,只好懨懨地收了心思。

她又往劉金鎖身上看了一眼,看得出他窮,眉頭一皺,轉向別處,心中卻還在暗忖。

“這小縣尉好生奇怪,小小年紀,這般見慣風月的作態……怎可能?或是老娘竟有看錯的時候?”

……

“李縣尉,老夫的糧不能運到縣城裏。”張遠明終於回過神來。

李瑕道:“你想資敵?”

張遠明一擡手,強自鎮定,笑道:“請縣尉到書房詳談,如何?”

“不必。我來,不是與你商量,是來幫忙運糧。且為了此間所有人性命,須分別送到縣城及各個山寨安置。”

“縣尉過慮了,老夫這九曲園壁壘森嚴,應可自保。另外,有幾句話請……”

張遠明還在邀請李瑕去書房,他有非常多的話要私下談。

但忽然間,李瑕已上前,一只手按在了他肩上。

“走吧,去運糧。”

“縣尉,這是……”

李瑕一拉,直接把張遠明丟到了劉金鎖懷裏。

“阿郎!”

周圍一眾護院、小廝驚呼不已,卻無人敢上前。

在被劉金鎖抱住的一刻,張遠明終於慌了。

他並非不聰明,並非沒算計……可當戰火猝不及防燒過來,所有的算計竟是一點用都沒有。

他知道許多北地豪強就是在金亡時結寨自保,最後成了蒙古世侯。

心向往之也好、無可奈何也罷,川蜀危亡之際,他能效仿的也就是這些人了。

但,一個小縣尉一只手按下來,直接把這種妄想按成了碎片。

這裏是宋,不是金。

宋收鎮將之權,以受中樞管轄之文官治縣,只有縉紳,沒有豪強。

……

李瑕押著張遠明,向糧倉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