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信服

與李瑕就著當前的情形談了一會,高長壽目光漸亮,似因慶符軍的戰力而欣喜。

他不由提議道:“何不在山谷再次設伏,擊潰段實的追兵?或有可能沖潰兵入統矢城,重占城池。”

“不行。”

“為何?”

李瑕道:“傷亡太大,且不值得,統矢城的財富、糧食都被蒙軍榨幹了,強攻下來也守不長久。徒費士卒性命,卻毫無戰略價值。”

高長壽愣了愣,眼神黯淡下來,低聲問道:“你說……大理真沒有復國的可能?”

李瑕道:“之前這般說的。現在我來了,看過了,更覺得大理沒有一絲一毫復國的可能。”

高長壽臉色更苦。

李瑕道:“我說話直,但你只有明白了這一點,才會有新的可能達成的人生目標。”

高長壽問道:“那你為何還要來?”

“來救你、救明月。”李瑕道:“也為了實現我在川滇的構想。”

“實現不了了。”高長壽搖了搖頭,道:“堂兄應該已經死了,沒有了商路,你讓我到烏蒙落草為寇,窮鄉僻壤,靠什麽能養一支兵馬。”

“高瓊真死了?”

“不知道。”高長壽道:“但想來是兇多吉少……”

……

李瑕與高長壽說話時,並沒有避著董凈台。

也許是因為忘了。

但董凈台卻漸漸聽明白了他們的意思,且知道聽了這些事,他要麽被李瑕殺掉,或幫他進行走私,只有這兩條路可以選。

他明白,李瑕就是故意讓他聽的。

“李將軍,你若是想做生意,我可以替你聯絡。”董凈台忽然喊道,打斷了李瑕與高長壽的聊天。

他迅速瞥了四周一眼,見打掃戰場的宋軍已經快忙完了。

“我也可以助你們脫困,你若放了我。往後只要不是要我在明面上抗蒙,你吩咐我做什麽都行。”

董凈台說著,努力跪下來,晃了晃被捆住的身子,在李瑕面前磕了個頭。

“真的,李將軍可留個我的把柄,往後驅我效力……”

李瑕沒有回答董凈台,而是向高長壽問道:“慕儒認為呢?”

高長壽閉上眼,臉色更加頹然。

這件事,高瓊本是最好的人選,而高長壽一直勸高瓊舉事、舉事、舉事……現在舉事的後果也看到了。

高長壽不知自己是怎樣的心境,但敗成這樣,他覺得已沒資格再對李瑕的計劃指手劃腳,於是長嘆了一聲。

數年來,數不清有多少人早已跪在蒙古鐵蹄之下,他卻還在孤獨地與大蒙古國相抗。

蚍蜉如何能撼樹?

於是,他終於認命般地嘆息了一聲。

“依非瑜的意思吧……”

“那好。”

李瑕吐出這兩個字,卻是轉頭看向了高明月。

然後,他忽然拔出佩劍,一劍捅進董凈台的脖頸。

“噗。”

董凈台軟軟倒在地上,死時兀自瞪著眼。

他本以為自己已經說動李瑕了……

……

“把他的頭砍下來,掛在樹上。”李瑕道。

對李瑕而言,有理由把董凈台留下來用。要殺掉的理由卻有更多。

他的盟友,只會是高長壽這樣堅決抗蒙之人。委屈求全之輩天下多的是,不會找不到人通商走私;敢奮起抵抗的人,才稀少珍貴。

沒在第一時間殺掉董凈台,李瑕就是為了在高長壽眼前殺。李瑕要讓高長壽明白,他並非只能選擇高家,但他還是選擇了高家。

他需要高長壽的信任、信服。

這樣,下次他說“不要輕舉妄動”時,高長壽才會堅決執行。

比如這次高長壽若是信服李瑕,高瓊也不至於瞞著他舍利僧舉事之事,他們就應該去勸阻舍利僧,而不是觀望。

李瑕讓他的下屬、盟友,完全服從他的決定……

另外還有一個殺掉董凈台的理由,很小卻也很重要。

一個差點害死了高明月的人,李瑕並不想給其活命的機會……

……

高長壽還在愣愣地看著地上的屍體,李瑕擦拭了佩劍上的血跡,拍了拍他的肩。

“上山吧……”

諸人收拾妥當,向大尖山爬去。

阿莎姽始終面無表情地跟在李瑕身後。

高明月本來覺得被她一直看著,頗不好意思。但這次卻是主動走到李瑕身側,伸出手,任李瑕握住。

她其實也能感覺到李瑕保護她、愛護她的那份心意,為此,這種被愛護的感覺終是讓她更大膽了些。

就這樣牽著手,走上了大尖山頂。

……

李瑕才到山頂寨子,許禿瓢就跑上前請罪。

“縣尉,小人沒完成縣尉交代的差事……白弄川死了……嗚嗚……”

他昨天沒怎麽哭,反而是今日提起這事,莫名地哭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