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人口

敘州。

“近來真是忙得腳不沾地。”江春招呼李瑕在茶廳中坐下來,道:“潼川路安撫使盧安撫到敘州了你可知道?”

不等李瑕回答,江春自顧自道:“這些,說了你大概也是不太明白的,你官小,許多消息不甚靈通,州官與縣官真是大不相同。”

“我到了敘州上任,既要安置從川西遷過來的人口,又要籌備兵馬與船只北上接應蒲帥。唉,時事維艱,只恐蒙軍要攻到敘州來……這官升三轉,要愁的事便多了,與為官一縣不同,大不相同。”

李瑕道:“通判還未得到消息?紐璘大軍已暫退劍門,蒲帥已準備回師重慶了。”

“非瑜如何得知的?”

“我正是從成都過來。”

江春微訝,擺手苦笑道:“我還以為你是從慶符縣來的。想必是被盧安撫帶去成都了?”

“差不多吧。”

從李瑕進門,就一直是江春在絮絮叨叨,消息又不靈通,又愛顯擺升官。

李瑕也不好多說在成都的經歷,以免江春難堪,只是道:“看得出,通判近來是真的很忙。”

“忙歸忙,該照應你的,我絕不含糊。”江春探了探身子,壓低聲音道:“正要派人去告知你一聲,淯井監正在查慶符縣私鹽一事,已捅到了轉運使司。”

“哦?”

“非瑜果然還未得到風聲。”

“並未聽說此事。”

“此事難辦啊。”江春拍了拍膝,道:“畢竟是一路轉運使司,我這小小一州通判,難以插手。你需想辦法打點打點。”

“多謝通判掛念。”李瑕隨口敷衍,提起來意,道:“今日路過敘州,是想請通判幫忙把人口安置到慶符縣。”

江春挑眉道:“慶符縣?如何安置得了許多人?”

“開荒擴城便是。”

江春撚須道:“不瞞非瑜,新任的魏知州對此事十分煩惱,慶符縣願為州衙分憂自是好的。但這賑濟難民所需錢糧,有大缺口。”

李瑕道:“依朝廷規定,開荒的田稅減免三年。而安置如此多人口,縣裏錢糧略有些不足,州衙多少也該給些支持,哪怕能減免全縣兩年賦稅也行。”

江春良久不答,最後才沉吟道:“我先與知州相議……對了,私鹽一事你也上點心,轉運使司那邊一定要去打點。”

“是。”

兩人談到這裏,一名下人進了廳,道:“阿郎,盧安撫派來了人來,請李知縣過去。”

“盧安撫?”江春愣了愣。

李瑕已起身,道:“通判,那我就告辭了。”

江春看著李瑕那筆直的身影離開,眼中泛起些憂色,喃喃道:“看來,私鹽一事已捅到安撫使處了……李非瑜,都提醒你上心了。”

不一會兒,江荻、江蒼跑來。

“父親,李哥哥呢?”江蒼一進廳便轉著腦袋四下看,道:“咦,我聽說他來了啊。”

江春懶得應兒子,目光看向江荻,只見她一身男裝,腰間佩著長劍,手中握著一卷書,步履從容,愈發像個世家子弟,偏不像是個大家閨秀。

“看你,像什麽樣子。”江春指著江荻罵了一句,又指向江蒼,罵道:“還有你,縮頭縮腦,跟在你姐身後像個跟班一樣。”

“哦。”

“都下去吧,李非瑜是辦正事之人,豈有工夫與你等孩童胡鬧。”

江春打發了兒女,又想到李瑕所言,不由心想這小子麻煩纏身,竟還來央求遷人口到慶符。

“幫他就幫他吧,畢竟成了州官,幫舊屬一把……”

……

直到次日,江春才從潼川路安撫使朱禩孫處得到了消息,包括成都之戰的詳細情報。

“非瑜雖年輕,卻是個難得的將才。”朱禩孫撫須感嘆道:“這次蒲帥來信中還特意提及了他的功勞。”

江春頗為驚訝,暗道李瑕做了這樣的大事,到底是如何忍住連一句都不炫耀的。

“他到敘州後,最先便見了你。”朱禩孫又道:“看來,你與非瑜親厚?”

一時之間,江春已有與有榮焉之感,忙道:“是,親厚,親厚。慶符官縣廨小,非瑜無處可住,我便安排他與我同住,有違朝廷例制,望上官恕罪。”

朱禩孫點點頭,道:“年輕人能展露頭角,離不開長者幫扶。”

“不敢稱是幫扶。”江春露出汗顏之色。

他回想起昨日顯擺的州官身份,心中不免有些真的汗顏。

再想到那私鹽一事……李非瑜與四川制置使、潼川路安撫使都有如此交情,何懼一小小鹽監?

自己那些叮囑,反倒顯得可笑了,難為李非瑜也不戳破。

朱禩孫臉色鄭重了些,開口談起正事。

“川西遷來的十余萬百姓之安置,載陽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