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亂臣賊子

晨曦再次灑落,對於李瑕而言,離回蜀又近了一步。

他並非不喜歡臨安,是臨安還完全不屬於他。

年兒捧著一疊衣服裝進木箱子裏,仔仔細細地擺放好,轉頭見李瑕晨練完回來,連忙跑上去為他擦汗。

“郎君總是這樣,一身汗也不馬上披衣服,萬一病了。”

“身體好,不會病。”

小鬧了一會之後,年兒指了指箱子道:“姑娘的衣服可也收好了,郎君一定要帶上姑娘。”

“好,都說好了。”

年兒遂安心下來,撲棱著漂亮的眼睛看著她剛給李瑕擦過汗的身軀,想了想,拉了拉他的手,低聲道:“那今夜……讓姑娘陪郎君好不好?”

像是很想把好東西分享給她家姑娘。

“她說的?”

“那倒不是。”

“那再給她時間想清楚吧。”

“嗯,可是,可是你力氣那麽大,年兒也……”

“也什麽?”

“別鬧啦,天都亮著,年兒要收拾行李,郎君去忙吧。對了,能不能再問一句,家裏夫人和巧兒喜歡什麽顏色的布?姑娘說想讓人再去裁幾匹。”

“白色,巧兒喜歡青藍色的……”

一大早就是這般閑適的氣氛。

李瑕穿過庭院,還能見到一口口箱子正被搬走,送往市泊司的船上。

事情很順利。

走到前堂,隔著花圃,能聽到劉金鎖正在與人吹牛。

“哈哈,趕回漢中,我家柳娘還沒生呢,明年再生一個……”

之後,有小廝趕過來。

“大帥,那位聞判官又登門了,這是拜帖。”

“說了,不見他。”

“可對方說,有極重要之事須與大帥談,幹系到大帥是否能繼續鎮蜀。”

李瑕眼中的笑意漸漸消逝,接過那拜帖,顯得有些鄭重。

“我到偏廳見他。”

“是。”

李瑕又問道:“家中有好茶嗎?”

“大帥平素不喝茶的。”

“去附近買幾兩,要好茶。”

……

聞雲孫坐在偏廳。

他穿著一身藍色官服,因官還很小,比李瑕還小。

但這種事看官途,不看眼下。

聞雲孫是狀元郎,登科之後守孝了三年,相當於剛剛入仕,卻已是京畿判官。

這一步,相當於走了江春入仕之後十年的路途,更不必與房言楷這般的官員相比。

李瑕卻是武階,因前兩三年正是蒙古大舉進犯之際,立下功勞升遷極快。但這功勞可稱是數十年難得的際遇。

可以想見,往後幾年不會再有蒙軍大舉進犯,更不會有蒙古大汗的首級讓李瑕立功。

若一直是太平盛世,或等狀元郎宰執天下了,李瑕還在眼前的位置上打轉。

此時彼此見禮,聞雲孫並不因官服而顯得謙卑,看向李瑕的目光十分平靜。

兩人都還年輕,都是不卑不亢的態度。

李瑕落座,開口道:“久仰聞狀元之名……”

聞雲孫傾耳聽了一會,卻沒聽到後半句。

他感到李瑕有些怪。

“我亦久聞李節帥之名,近年每有西南戰事傳來,尤其魚台、漢中之戰,實教人欣喜。如杜工部詩,漫卷詩書喜欲狂。”

“不敢當。”李瑕想了想,問道:“你我莫喚官名如何?”

他捧著茶杯,遲疑片刻,又道:“宋瑞兄。”

“也好。”聞雲孫並不矯情,也不因李瑕之權柄而感到為難,坦然道:“我今日來,是為蒙古細作刺殺非瑜之事,此前也來過多次。”

“不算大事,刺殺不過小道,宋瑞兄不必理會。”

聞雲孫沒有馬上說話,等小廝為他上了茶水又退下,他捧起茶盞不慌不忙地拿茶蓋撇著,直到那小廝走遠。

“我查到,行刺非瑜的,並非蒙古細作。”

“是嗎?”

“斷腸草之毒,並非輕易可得的,何況經過淬煉,這般一小瓶也能值上百貫。我查訪了臨安各藥鋪,終於查到購毒之人乃承信郎全永堅身邊一位幕僚。”

“宋瑞兄有證據?”

“有人證四人,毒藥半瓶。”

李瑕端著茶杯,心裏有些無聊地想到“人說端杯送客,已端了這麽多次茶了,這位狀元郎竟還不肯走。”

聞雲孫又道:“刺客留下兩具屍體,身上皆帶有蒙古信令。我順著這條線索到三衙詢問過,此前非瑜獻俘、三衙捉捕細作所收繳的蒙古信令丟了幾枚……”

“宋瑞兄順著這條線索查到了誰?”

“榮王。”

說話的兩人對視了一眼。

李瑕微不可覺嘆息一聲,竟忽然有些明白了趙昀的心境。

世事何必查那麽清楚?天下無事便好。

朕要的是什麽,你們就真不懂嗎?

就不能讓朕安生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