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孰為皇嗣

一輛馬車出了仁壽坊,匯入杭城大街。

“東翁,陳先生到了。”

趙與訔掀簾一看,只見他的幕僚陳繼周正快步趕過來。

“碩卿,上來說吧。”

陳繼周四十多歲,體態卻顯年輕,一腳登上馬車,動作迅捷。

他早在二十年前便中舉入仕,先任廉州司法,一路為官至衡陽知府、江東提點刑獄,卻不肯再去赴任,居於吳潛幕下。

此人有大才,趙與訔十分看中他,遂在吳潛貶謫後請陳繼周留下。

“東翁,查到了,賈似道突然派人秘將諸多宗室邀至府中。”

“不會吧?”

趙與訔大訝,喃喃道:“這只蛐蛐,真咬了趙禥?”

“眼下得到的消息,只知官家今日突然召趙禥入宮,至此時未曾出來,臨安城防、大內宮防今夜亦忽然增強,或將有大變。”

這些情報終究是太少,陳繼周思忖著,不敢確認,但最後依舊補充了一句。

“再觀賈似道所為,不乏有官家欲改換嗣子之可能。”

“沒想到,沒想到吳相離朝後,竟還能有這般大的變數。”

趙與訔當然明白,只靠眼下這一點消息,不足以斷言。

但,這正是他所期待之事。

期待了太久了……

“賈似道都找了誰?”

陳繼周道:“趙孟桂、趙孟酈……”

趙與訔一愣,反問道:“不是濟王一系?”

陳繼周遂提醒了一句,道:“東翁,賈似道並非吳相,吳相欲從宗室擇儲,擇的是賢、是名分,出於公心。賈似道則出於私心,只欲遂官家之意。”

趙與訔低頭沉思起來。

……

有幾段舊事很重要、非常重要。

大宋開國以來,皇位傳承便常常出亂子。

尤其是南渡之後,總有帝王生不出子嗣、養不活子嗣,再加上權相把持。

先是,宋高宗趙構收養了宋孝宗趙昚,皇位回到了趙匡胤一脈,更準確地說,是趙德芳一脈。

孝宗之後是光宗,光宗皇帝軟弱無能,朝政為李皇後把持,群臣不堪忍受,終於,韓侂胄在太皇太後吳氏的支持下,請光宗皇帝當了太上皇,擁立了寧宗皇帝。

寧宗皇帝初用韓侂胄,後用史彌遠,都是權相。生了九個兒子都沒養活,於是先後收養了兩個嗣子,一個是景獻太子,命不好,死在了寧宗前面;後一個就是後來的濟王趙竑。

因濟王趙竑不喜史彌遠專權,得罪了史彌遠,等寧宗一死,史彌遠在楊皇後的支持下,擁立了當今皇帝趙昀。

帝位由此從趙德芳一脈,轉到了趙德昭一脈。

吳潛勸天子易儲,更願意立的是濟王後人,或光宗、孝宗一系,這是正理。

趙昀當然不高興了,八竿子打不著的遠房親戚,他自己有侄子。

但若是不立侄子,趙昀想立誰呢?

自然是離他血脈更近的。

……

“官家沒有叔父,只有一位叔祖父。”陳繼周低聲道,“趙孟桂便是官家叔祖父之後。”

“荒唐!”趙與訔大罵一聲,喝道:“賈似道奸佞之臣!”

“東翁,輕聲。”

“碩卿可知,官家這叔祖父誰人也?趙師睾。”

陳繼周點點頭,其實知道這些事。

趙師睾雖是宗室,卻曾攀附當時的權相韓侘胄。

寧宗慶元二年,八月,韓侘胄在南園設宴,指著竹籬笑言“此真田舍氣象,但欠犬吠雞鳴”,趙師睾於是趴到草叢裏學狗叫,引得韓侘胄大笑,讓他當了工部尚書。

此事之後,趙師睾也有了“狗叫尚書”之稱。

“身為大宋宗室,我絕不容賈似道擁立‘狗叫尚書’之後繼位,絕不容。”

陳繼周道:“但趙師睾一系,與官家血脈最近。”

趙與訔大怒,咬著牙一字一字吐出一句話。

“毋寧死,不答應。”

陳繼周見他決絕,也仰了仰頭,但還是勸道:“東翁莫驚,眼下皆為猜測,未必便是要易諸。”

“若真要易儲,我欲死諫官家……趙師睾之後人,不配。”

趙與訔說著,掀開車簾看了一眼,只見杭城大街堵得厲害。

他既已見過陳繼周,便下了馬車,準備步行至宮城。

才走了十余步,忽聽前方有尖叫聲傳來。

“啊!”

“殺人了!”

人群如潮水般洶湧,個個轉身向這個方向亂逃。

“出了何事?!”

“殺人了!”

陳繼周拉著趙與訔便退,好不容易退入一個瓦子,突然又聽到歌聲傳來。

“一人爬上門,門上青草生……”

……

遠遠的一間酒肆裏。

姜飯捧著酒碗,斜斜看向趙與訔。

只見護衛們已站成一圈,將趙與訔與陳繼周護進一間茶室,隔絕著人群,任他們低聲私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