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三章 復國之子

從別失八裏到阿力麻裏,一路都是綠洲。

天山上的積雪融成一條條河流,滋潤著這片土地,形成了水草豐美的牧場、耕地。

蒙哥汗在時,這裏本是合丹和兀魯忽乃的封地……由此可見,蒙哥汗還是大方的。

由此還可見,這次不論勝敗,合丹和兀魯忽乃都是損失最大的兩個勢力。

區別就是,合丹已經不在乎了。

哈答駙馬跨坐在駿馬上悠哉悠哉地走著,看著沿途的風光,忽然一拍腦門。

“我明白了!忽必烈一定是想把這片兀魯思分封給他的兒子,難怪不讓我們去六盤山祭祀成吉思汗,急急忙忙地把我們趕回漠北。”

“為何會這樣想?”

應話的是昌吉駙馬,出身於弘吉剌部。

弘吉剌部深受窩闊汗的器重,窩闊台曾經說過:“弘吉剌氏生女為後,生男尚公主,世世不絕。”

因此,昌吉娶的是正是貴由汗的胞妹。

大家都是駙馬,關系頗好,哈答在昌吉面前也不拘著,道:“忽必烈不就是這樣嗎。為了把汗位傳給他的兒子,背棄了成吉思汗的偉大傳統。他那人,什麽都想傳給兒子。”

“有道理。”昌吉點頭不已。

這確實就是如今忽必烈在蒙古人眼中的形象了。

“難怪合丹死了,你以為真是被那些懦弱的宋人殺的嗎?那是被忽必烈除掉了。忽必烈會把真金立為大汗,把忙哥剌分封在漢地……那麽,合丹的領地,當然是要分封給那木罕。”

被哈答駙馬這麽一說,原先許多奇怪的事就變得正常起來。

其實哈答也不傻,這些事又沒證據,他當然也知道不一定就是真的。

但這麽說符合他的利益。

越抱怨,越能逼得忽必烈給出牧地、賞賜。

甚至能鼓舞諸王換一個更大方的大汗。

因此,哈答那滿嘴的瞎話根本就是張口就來,滔滔不絕。

“難怪昔裏吉寧肯與漢人合作也要召開一個忽裏勒台大會反對忽必烈,他可也是拖雷家族的子孫啊。”

昌吉摸著下巴道:“難怪昔裏吉說玉龍答失是耶律鑄殺的……”

當然,說歸說,馬蹄下這些肥沃的土地也不會分給他們。

無非是過過嘴癮,再把蒙古的一切敗跡都推到忽必烈頭上。

這樣一來,那種懦弱的宋人一次次擊敗蒙古大軍的震憾感、恥辱感也就消散了不少。

他們寧肯接受一切都是叛徒忽必烈的罪過,也絕不願承認宋人的實力。

一路聊一路行軍,前方便到了瑪納斯河。

過了河,有個石河子城。

此地離別失八裏已有五百余裏,探馬根本都還沒發現後面有敵兵的動靜。

當這些探馬從後方趕上來要去回稟耶律鑄,哈答駙馬見了,哈哈大笑起來。

“那些懦弱的宋人和被宋人勾引了的寡婦肯定不敢追來啊!開玩笑,十余萬大軍……”

沒過多久,仿佛是為了打擊他的狂妄,前方響起了鳴鏑之聲。

“報!前方遇襲!前方遇襲……”

……

耶律鑄翻身下馬,迎上了從西面趕過來的探馬,只見他身上還插著兩只箭矢。

“仔細說,被什麽人攻擊了?”

“報丞相,我們一個千人隊先渡過河,往西探路,在三十余裏外的石河子城附近遇見一隊騎兵,看到我們的旗號,立刻就招呼人圍殺上來,殺了我們的人,搶了馬匹……”

“西面過來的?”

耶律鑄輕聲念叨著,已明白來的是誰了。

下一刻,又有一名探馬從西面趕到,喊道:“報!丞相,敵軍快到河對岸了。”

耶律鑄擡起他的望筒,在那泛紫的視線之中,漸漸看到了一頂九斿白纛。

不是拖雷家族的九斿白纛,是窩闊台家族的。

“窩闊台汗嫡幼子的唯一嫡子海都,率軍前來平定叛亂……”

齊吼聲從遠處傳來。

戰事未起,這邊的諸王已然心亂了……

……

海都今年三十歲。

他的父親名叫合失,“合失”其實就是“河西”,指的就是河西走廊。

合失是窩闊台的嫡幼子,出生那年,適逢成吉思汗征西夏取勝,因此取了這名字。

窩闊台曾經有起意過,把汗位傳給合失,但合失比父兄還能喝酒,嗜酒成疾,在歡樂的地毯上狂奔不止,年僅二十四歲就死了。

海都從此成了孤兒。

他的伯父貴由死的那年他才十四歲,蒙哥即位時他才十七歲。

因此,蒙哥雖殺了很多窩闊台家族的人,卻放過了年紀還小且沒有參與變亂的海都。

海都是親眼看著堂兄失烈門被處死,忽察、腦忽被流放。

於是他忍辱負重,在蒙哥面前表現的甘於平庸、只求安逸,終於被分封在了海押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