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八章 水師名將

鹿門山。

一座新修築好的城壘立在山頭。

從漢江江畔到山間,可以看到遍地的蘆葦、荻花,渲染出了蕭蕭的秋意。

九月中旬,一隊元軍自北面驅馬而來。

為首的是個年輕的將領,翻身下馬,大步進入城壘。

“總管。”

“戰況如何了?”

“李瑕順漢江而下,八月十五攻破均州,接著拿下陰城、谷城,殺到襄陽城下。”

“這麽快?”

“呂文煥一路敗逃,逃回襄陽城內。李瑕連著攻了八日,沒有進展。到了第九日,呂文德從南面繞過了隆中山,搶回了谷城。截斷了李瑕的退路……”

年輕的蔡州總管名叫百家奴,乃是唆都之子。

當年商州一戰,唆都死在宋軍手上,百家奴便承襲了父職。

此時他一邊走一邊聽著戰況,一直登到了鹿門山的山頂,極目遠眺,望到了襄陽城。

“地圖拿來。”

眼前眺望到的地形與地圖上的地形一結合,百家奴才對局勢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漢水從西向東流到襄陽,拐了一個彎,從北向南流。

鹿門山就在漢水東岸,再西邊是襄陽城,李瑕則在襄陽城的西邊進攻。

“被呂文德截斷了退路之後,李瑕駐紮在臥牛鎮。”

百家奴接過望筒,遠遠能望到漢江上的戰船密布,但並不能望到更上遊的李瑕的水師了。

他低頭看了一眼地圖,道:“說說臥牛鎮的地勢。”

“臥牛鎮的北面是漢江,南面是隆中山。”

“就是諸葛亮在的那個隆中山?”

“總管知道諸葛亮?”

“隆中對,天下三分。”百家奴用流利的漢語說道,“當今不會天下三分,大元很快要滅了這兩個小國。”

“宋人弱小,又還在內鬥,不配三分天下。”

“繼續說吧。”

“臥牛鎮這地方兩面環山、一面臨江,只有東面對著襄陽。李瑕也沒想到呂文德放棄船只,只率領步卒穿過了隆中山。他的後路被呂文德斷了,如果渡到漢江北岸棄船而逃,也許能逃回漢中,但李瑕沒有,現在已經被包圍了。”

“兵力呢?”

“李瑕算上後勤,應該不到兩萬人。襄陽呂文煥有三萬兵力,呂文德至少帶了六萬人來支援。不止這些,還有援軍正在陸續趕來支援。”

“這麽多?”百家奴訝然,其後沉吟道:“呂家兄弟這是下決心要留下李瑕了。”

“一定的,我們攻打襄陽這麽多年。就是因為水師不足,不能從水路上斷絕宋軍的支援。李瑕的水師更弱,卻敢孤師深入,這次終於要死在呂家兄弟手上了。”

“李瑕這些年打了不少勝仗,沒想到一攻宋,還是被拖住了。”

“蒙古擅攻,宋國擅守。趙氏看起來軟弱可欺,但就連我們大蒙古國攻了那麽多年也沒攻下。”

作為在蔡州與宋軍對峙多年的元軍將領,百家奴對與宋軍交戰之事也很有感觸,道:“宋國很爛,卻像是一潭爛泥,一腳踩進去就拔不上來了。”

“就是這個道理,也不知有多少英雄折在這潭爛泥裏了。”

其實這些蒙古將領都知道,折在宋國的就有窩闊台汗的繼承人闊出、蒙哥汗本人。

好在這次是輪到李瑕了。

“李瑕才剛剛登基稱帝就被包圍在襄陽,消息傳到關中,其治下會大亂吧?”

“當然,我們已經火速傳信給河南經略府,調動兵馬拿下關中。”

“好!”百家奴道:“我帶了三千騎來,李瑕若要逃,我隨時追擊。”

“不急,先‘坐山望虎鬥’看呂文德消耗吧,等李瑕死了,我們還得與宋人爭川蜀……”

……

隔著漢江,襄陽城內城外正一派忙碌。

嵐橫秋塞,山鎖洪流。

千丈長的鐵鏈在江面上被拉開,阻擋著叛軍繼續順江而下。

城頭上沉重的砲車還在調整方向,民兵們搬運著木石。

戰船趨往北岸。

北岸還有一個宋軍的重鎮,樊城。與襄陽一北一南立於漢江兩岸,夾擊著上遊的來犯之敵。

旌旗招展中,樊城城門大開,步卒們出了城,向西而去。

“奉呂將軍命令,增援漢江北岸,嚴防李逆突圍!”

“圍剿李逆!”

“平叛有功者,重重有賞!”

這些步卒向西行軍,離開了襄陽、樊城地界,漸漸能看到漢江上停泊的叛軍的船只……

……

房言楷站在樓櫓上望去,見到北岸的宋軍越來越多,嘆道:“現在就算陛下決意棄船向北走,也沒有機會了。”

“陛下不打算逃,他們卻封堵住陛下的逃路,把兵力用在沒用的地方相當於浪費兵力。”

應話的是負責護衛李瑕的選鋒營將領霍小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