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主戰派

年節一過便是丙寅虎年。

這一年是大宋鹹定七年,不知不覺中,趙禥登基已到了第七個年頭。

正月初五依舊天寒地凍,宮城慈寧殿中卻是暖意正融。

“局勢看似對李逆有利,實則恰恰相反。”

全玖正襟危坐,給謝道清指點著局勢,倒也有模有樣。

她面前鋪著一張錦繡縫制的十分漂亮的地圖,一手攏著袖子,一手指點著。

“李逆剛剛攻破了西塞山,在這裏。就在他北邊,河南招撫使夏貴已經率兵南下,支援黃州,並在九江阻截;太後再看東邊,江東安撫使馬光祖已率重兵封堵了李逆東進的道路,還有淮東制置使李庭芝現已派兵增援臨安;而就在李逆南邊,荊湖南路制置使高達、江西防禦使黃萬石亦布置妥當……”

謝道清聽了,只覺大宋兵將還是很多的,問道:“這般加起來,得有多少兵力?”

“回太後,有三十余萬兵力。”

謝道清驚愣道:“大宋既有如此多雄兵,為何李逆區區數萬人馬能打得出這般陣仗?”

全玖想了想,回答道:“不過是防線有了漏洞,被他插了進來。”

“那為何還不能將他平定了?”

“太後莫急,之前各方大軍調動需要時日,且首先要保證臨安的穩當。”全玖點了點地圖,表現宋軍多是往東面調動。

“對,對。”謝道清深以為然,道:“保證臨安的穩當是最重要的。”

“現今兵力已調動妥善,然各方兵馬無統一調度,恐為李逆各個擊破,或存了懈怠之心……”

全玖開始勸說謝道清支持禦駕親征。

她原本對打仗一竅不通,在決定抗擊李逆之後才開始了解戰事,短時間之內也摸清了形勢。

於是豁然開朗,她發現李逆根本沒有看起來那麽嚇人,若賈似道願意出征,這一戰有很大把握能贏。

全玖太想要看到她的丈夫擊敗李逆了。

世間不會出現一個那般出色的人能開國稱帝,只有她嫁的那個人才是皇帝。

但好不容易說服了趙禥,賈似道卻似乎有些猶豫。

全玖不會放棄,決定逼一逼賈似道。

放眼整個大宋朝堂,如今戰意最堅決的只怕就是這一個女子。

終於,有志者事競成,在她灼灼的目光下,謝道清臉色迷糊地點了點頭,道:“那老身便勸官家與賈平章公親征?”

又說服了一個重要人物,全玖自覺離事成近了一步。

回到慈元殿之後,她招過曹喜,吩咐道:“聯絡我大哥,讓他造出堅決平叛的聲勢。”

“奴婢明白。”

……

很快,臨安的街頭巷尾便有主戰的言論響了起來。

“聽說了嗎?賈似道願效仿寇準,勸官家親征叛逆。”

“可算硬氣了一回……”

隨著這些流言,一封封書信很快也傳遞到了各地。

正月十三,和州。

“將軍,馬相公來信了。”

張世傑一聽,便知這馬相公指的是江東安撫使馬光祖。

馬光祖還兼知建康府、兼行宮留守,兼節制和州軍、無為軍、安慶軍,乃是主政整個江南東路軍政大權的重臣。

如今李逆的叛軍一路順江東進,與江南東路之間雖還隔著一個江南西路,但馬光祖已然全力備戰,做好了應對叛軍的準備。

張世傑任和州防禦使,駐守的是建康府的上遊門戶,在馬光祖的調度下,亦有決心迎戰李逆。

讓他們感到失望的是,歲末,朝廷已派了使節陳宜中與李逆和談。

後續聽說叛軍包圍黃州、攻破了西塞山,張世傑不免忿郁,認為這朝廷太過窩囊了。

當時他私下裏便罵了許多句。

“老子猶堪絕大漠,諸君何至泣新亭!”

宋軍不是不能打仗,只是之前還沒做好準備便被李逆偷襲了,現在準備好了卻要求和,讓地方上的武將如何能接受?

好在,此時張世傑攤開馬光祖的來信,終於看到了好消息。

“太好了!”

張世傑一遍看過,又看了一遍。

依著馬光祖信上之意,臨安風向,不僅不會再求和,官家還會禦駕親征。

當然,這還只是風聲,事先提醒張世傑這樣的心腹大將做好準備而已,信末還提醒他不必聲張。

在李逆自稱秦王之後這兩年來,大宋君臣忍氣吞聲,如今這口窩囊氣總該要出了……

像張世傑這般振奮起來的人還有很多。

在淮東、淮西、江東、江西、湖南、湖北,很多地方將士都是近來才得知有叛軍攻破了鄂州,皆願平叛以保社稷安定。

很多士紳百姓消息並不快,同樣近來才得知有藩鎮叛亂了,開始紛紛唾罵李逆背主。

不管是抗外寇也好、抗內敵也罷,大宋從來不乏主戰派。只是主戰派這些年已被打壓得太狠,終於在有心人的號召下再次形成了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