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駙馬

從河套九原城往北三百余裏就是趙王城,乃汪古部的世居之地。

汪古部是在陰山附近生活的民族,由李克用的後裔沙陀部、從西域內遷的回鶻人、亡遼的契丹人、鄰近的漢人、西夏人、女真人結合而成。

有不少汪古部領主散布在天下各地,比如凈州馬氏、大同大元帥按竺邇,以及鞏昌總帥汪家。

大蒙古國才興起之時,汪古部的老首領就歸附了成吉思汗,兩人結成安答,共同征伐乃蠻部。

成吉思汗還把三女兒阿剌海別吉嫁給了汪古部的老首領。數年後老首領死了,阿剌海別吉先後由其長子、侄子收繼,最後由幼子孛耀合收繼。

忽必烈稱帝後,鑒於李瑕的威脅、以及河套的重要地位,於是封孛耀合為趙王,追封阿剌海別吉為皇姑趙國大長公主。

阿剌海別吉沒有孩子,把孛耀合的姬妾生的三個兒子視如己出,這三個兒子分別名叫君不花、愛不花、拙裏不花。

從名義上而言,他們都是成吉思汗的外孫。

因為君不花娶的是貴由的長女,孛耀合一死,忽必烈便打算將幼女嫁給愛不花,並讓愛不花嗣趙王之位。

如此一來,才能讓這支在河套、陰山一帶勢力頗大的汪古部徹底成為大元皇氏的姻親,而不僅是黃金家族的姻親。

愛不花今年二十六歲。

為了讓他有足夠的威望成為汪古部的新首領,忽必烈很早就征調他從征立國。中統元年他還不滿二十歲時,便率兵隨忽必烈征討阿裏不哥,後來又參與了平定李璮之戰。

總之從各方面來看,他非常優秀,出身高貴、身材高大、文武雙全、戰功赫赫、權勢滔天。

說他權勢滔天並不誇張。

當年成吉思汗西征之時,留阿剌海別吉監國,有“監國公主”之稱。也可以換一種說法,忽必烈只是第二個經略漠南的蒙古宗室,監國公主才是第一個,且在監國時權柄遠超當年的漠南王。

年輕的愛不花是一個讓忽必烈都需要去籠絡的人……

九月初五。

愛不花正在黑水河畔策馬而行,身邊跟著許多的工匠,正在為他指點解說著。

他想要把趙王城建成一座真正的城池,建立真正的城墻、宮殿,還有像中原城鎮那樣鱗次櫛比的街市,讓趙王城成為繼開平城之後又一個草原上的繁華都會。

這將會是他要送給新婚妻子月烈公主的第一個禮物。

正規劃著,忽有侍從上前稟報道:“趙王,囊思丹來了。”

愛不花微微皺眉,稍顯出了一些嫌棄的神情。

囊思丹與他的生母是親姐弟,因此兩人可以說是舅甥關系。

但這位生母卻只是先趙王孛耀合的姬妾。

愛不花只有三歲的時候,就已經被阿剌海別吉帶走並親手撫養長大,從有記憶開始就視為她為母親。

他雖沒有黃金家族的血脈,卻認為自己是不折不扣的成吉思汗的外孫。

對囊思丹這個親戚他確實沒有感情,只是不願遭人說閑話,還是對其多為照料,舉薦其為延安路達魯花達。

包括這次,囊思丹死皮賴臉要以家人的身份替他籌備婚禮,愛不花還是勉為其難答應了,讓其留在九原城留意月烈公主的車馬何時能抵達。

“讓他過來吧……”

囊思丹從九原城趕到趙王城只花了一天,遠遠便翻身下馬,道:“趙王,不好了!”

“怎麽了?訂親的隊伍出了變故?”

“趙王還沒有聽說,我昨日得到消息,李瑕馬上要殺來了!”

這裏正是陰山下,風吹草低見牛羊,風景如畫。囊思丹那難聽的嗓子說出來的消息則顯得與這畫面格格不入。

太遙遠了,有種不真實之感。

“李瑕?”

愛不花並不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事實上,他隨在忽必烈身邊時經常聽人稟報李瑕在西南又如何如何了。

給他的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等平定了阿裏不哥之亂,就可以回過頭來收拾這跳梁小醜了。”

前年倒是平定了阿裏不哥之亂,只是李瑕又與海都聯手,於是還須要先平定海都之亂。

至於李瑕要殺過來了?

“李瑕?他沒有這個實力。”愛不花道:“塔察兒帶了五萬大軍去興慶府,你可知成吉思汗滅西夏國,也只帶了五萬人?”

“塔察兒大敗了!”

“怎麽敗的?”

“這……”囊思丹其實並不知道塔察兒是怎麽敗的,情急之下只顧著道:“我有很要緊的事告訴趙王,看這個,這個。”

愛不花伸手接過,見那是一張十分簡略的地圖,繪著一兩條簡單的行軍路線。

他就著這地圖仔細一思量,整個人忽然打了個寒顫。

“到帳篷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