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戰場上的選擇

“吹號角!”

楊奔突然開口大喊道:“把將旗扛過來!”

“哞!”

悠長的號角聲中,楊奔突然策馬而出,親自領著整個軍陣迎著元軍奔跑。

但這顯然是自尋死路,騎兵對沖最重要的就是氣勢,元軍已經跑動起來了,氣勢強大得多。而唐軍才剛剛開始跑動,已經涼下來的身子都沒熱,到了兩軍有可能相撞的時候,必然是大量的唐軍士卒不自覺地回避。

且楊奔還沖在最前面,一個回合就可能被撞死,這樣對沖毫無勝算。

然而,他策馬跑著跑著方向卻漸漸變了,不是要沖撞東面的元軍,而是轉向東北。

唐軍原本所處的是烏梁素湖與東段陰山相交之處,地方太小,跑動不起來。而且陣列太倉促,還沒調整好就要應敵。

所以與元軍騎兵擦肩而過,在跑動中調整軍心、提升氣勢。

但之後呢?

楊奔似乎沒想過。

如果整個戰場上只有他與張弘範這兩隊兵馬,當然可以由著他們在戰場上來回沖突,但問題在於,元軍還有更多兵力在後面。

若是張弘範直接向西,搶占烏拉特牧地,占在李瑕與張玨兩支兵馬之間,並封鎖住楊奔的退路,那楊奔就要在陰山以北陷入元軍的包圍。

簡單而言,在本該向後回防狹窄的隘口之時,他卻選擇了向前奔向更寬闊的地方調整以求打好這一戰。

那接下來如何應對,反過來成了擺在張弘範面前的問題。

他大可以沖到陰山隘口,切斷楊奔的退路,同時卡在李瑕與張玨之間。

刹那間他就做了反應,下令道:“追上去!”

大旗一搖,卻是指向了西北方向,固執地撞向楊奔所部。

張弘範當得看得明白戰局,知道西進占據隘口的好處,但他不打算放任楊奔到自己的身後,那樣多少會有一點風險。

比如,萬一後方的元軍還未趕來,李瑕卻已到了,與楊奔前後夾擊。再比如,萬一楊奔發了瘋,寧可全軍覆沒也要殺到元軍主營,驚了他的陛下。

這些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很小,若是面對別的對手,張弘範根本就不作考慮,但李瑕這些年有過太多不可思議的戰果,連蒙哥都能死在釣魚城,誰又能確保這次不會有意外發生。

因此,他直接便選擇了更穩妥的打法,先擊敗楊奔,再去攻打李瑕。

整個戰場上的騎兵都跑動起來,塵煙彌漫。

若從遠處看,就像是看到兩條黑色的長龍在飛舞、糾纏。

……

“寧夏軍殺回來了!”

“楊將軍回頭了!”

被圍在元軍之中的王滿倉、王立兩部人馬很快發現了那一邊的變化,士卒們紛紛喊叫起來,士氣大振。

王立撿起一根長矛,猛地沖上前把一名元軍騎兵紮下馬來,他搶過馬匹,翻身而上,過程中他也被砍了兩刀,不管不顧地在馬蹬上站起,向遠處看去。

看著遠處那杆屬於楊奔的大旗越來越近,他不由喊道:“走啊!寧夏軍快撤回去,別來救我們!”

那邊的王滿倉同樣以為楊奔是想要救自己,喊道:“兄弟們,楊將軍為了我們殺回來了,我們殺出去才不會拖累他們。”

王立轉頭四看,發現元軍正在變陣。

這讓他敏銳地捉住了突圍的機會。

“隨我殺出去!”

“殺啊!”

大斧已經找不到了,手中的長矛太輕並不好用,身上還有好幾處傷口,但王立還在左沖右突,十分兇猛。

他在釣魚城長大,受王堅、張玨的影響頗深,堅毅、兇狠。

也不知紮翻了多少個敵人,眼前忽然豁然開朗。

“殺出去!”

王立再次大吼,他竟真捉到了機會,帶著士卒們突出了包圍圈。

像是鳥出樊籠,前方的茫茫草原是那般空闊,極遠處延綿著灰蒙蒙的山脈,那是在北面的陰山余脈。

“你們走!我來斷後!”

這個少年將軍勒住韁繩,橫持著長矛轉過身,顯出與年齡不符的霸道。

但重傷之後又殺到力竭,他身子晃了晃,已有些頭暈。

“小娃走啊,走!”

有人從後方沖上來,不管不顧拉著他的韁繩就逃。

“別扯老子,讓開!”王立大怒,吼道:“我來斷後,我的兵……”

“走啊!”

王滿倉其實不認識王立。

他就是不想看這麽年輕的一個將軍死在這裏。

因此當王立盛怒之下將長矛橫掃過來砸他,他就硬挨著,挨了幾下之後,王立暈了過去,幾乎摔下馬背,還是有士卒過來扶了一把。

“保護將軍走……”

身後咻咻的箭雨聲響起。

而在他們的身後的元軍箭矢射來,射中一個個唐軍士卒的馬匹,將他們射落於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