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收割

營盤山的戰台上。

李瑕有心想要親自去追忽必烈。但考慮到現在所有的消息都要匯總過來,並由他做出決策發號施令,還是把這種想法按捺下去。

不時有士卒趕來稟報著又繳獲了什麽、俘虜了誰。

“陛下,史天澤中流矢而亡,史杠願率部歸降,是否帶他來見?”

“不見他,帶史家的各部將來見朕,如張仝、李伯、張林、郭侃、崔德彰等人。”

李瑕忙得不可開交,沒時間感慨史天澤之死,拿出一份早已準備好的名單。

他招降敵軍,素來喜歡直接控制住對方的兵力,插手中下層的將領,架空其統帥。

這與黃金家族的放養作風可謂天差地別,也是北地世侯都不願歸附他的原因之一。

但再不願,現在也由不得他們了。

“報!”

有信使從東南方向趕過來,遞上一封信,稟道:“陛下,平羌堡急報,賀蘭山東面有大股元軍接應……這是廉公送來的。”

自從打通了三關口驛道開始,廉希憲一天往往要送來五六封軍情,詳細交代賀蘭山東面的形勢。

此時李瑕看過,在地圖上的興慶府、大武口、磴口、河套等地又做了標注。

“許魁到何處了?!”他迅速詢問了一句。

“稟陛下,最新的消息,摟將軍在佛爺渡阻一阻忽必烈,許將軍則趕往油房溝占住隘口……”

讓李瑕有些遺憾的是,這支步卒從平羌堡趕過來,一路都是急行軍,已經很疲憊了。就算能占住油房溝,只怕難以阻擋住兩萬怯薛向北突圍。

如若不然,能有更大的把握留下忽必烈。

“再去提醒諸將,留給我們擴大戰果的時間不多了。盡可能多地留下馬匹、俘虜、輜重。別一頭猛追,讓元軍將領帶著兵卒馬匹散到大漠裏了。”

“喏。”

李瑕把十萬裝備精良的兵力調動過來,已是毫無保留,拿舉國之力在打這一戰,糧倉空了、錢庫空了。

所以這一戰必須要勝,勝之後還必須要有收獲。

這是最重要的。

其次才是能不能拿下忽必烈。

李瑕又拿出一張小地圖,飛快添了幾筆。在賀蘭山最北端的位置著重劃了一個圈,寫了一句。

“元軍最可能由此而退。”

折好信件,他招過一名信使,道:“交給廉……”

話到這裏,李瑕腦子裏忽然閃過一個念頭——忽必烈對廉希憲有過重恩,就算真讓廉希憲堵到了忽必烈,真能下得了手嗎?

轉念一想,他卻是微微笑了一下,暗道自己完全沒有必要起這種猜疑,忽必烈有那兩萬怯薛精銳保護,再加上賀蘭山以東的元軍兵力,廉希憲能堵到忽必烈的可能微忽其微。

退一萬步說,哪怕真來了一場“華容道關羽釋曹操”,讓廉希憲一了過往恩怨,也未必不行。眼下又不能派別人堵到賀蘭山北端。

更重要的是,此戰之後攻守易勢,追殺忽必烈的機會,以後只會越來越多。

……

忽必烈策馬疾行,面容依舊沉穩。唯有那一雙細小卻又黑白分明的眼睛裏,透出了可怖的陰沉。

隨在他身邊的是察必以及幾個隨軍的皇後、皇子忙哥剌,以及不少王公貴族。一萬怯薛兵馬包圍著他們組成儀駕,另外一萬怯薛則分為兩個部分,一半在前方開道,一半在後方斷後。

除了這兩萬怯薛,其他的兵馬就是征調來的或屬於諸王與世侯的,暫時已經考慮不了要如何帶走了。

一路撤逃,大多時候都是安童在發號施令,忽必烈沒有做太多幹涉,因為有些命令由他說出口不太體面。

安童不停地大喝,既要讓怯薛軍維持著建制撤退,又不讓任何人逃得比他們快,還逼著諸王、將領們斷後。可謂是忠心耿耿、鐵面無情。

才翻過大井溝,可以看到東北方向賀蘭山脈漸漸出現了一個小山谷,進入山谷逶迤而行可走到大武口,這是最近的可以橫穿賀蘭山的路。

“大汗,走大武口吧?進入山道了我們好斷後。”

忽必烈目光看去,心想這個地方很可能會有伏兵。

但這確實是最好的路了,他遂淡淡應道:“可。”

安童遂再派探馬向前詢問撒蠻情況。

只見那探馬都還沒奔到前方,撒蠻那部人馬之中已轟然大響。

前方有火光倏然亮起。

“有埋伏!”

縱使忽必烈氣度沉穩,也是眼皮一跳。

隊伍再次停了下來。

前方的山谷的入口名為“油房溝”,唐軍已經攔在那裏,一杆將旗上大書一個“許”字,正是許魁所部。

這支步卒沿山坡急行軍,竟比元軍騎兵更快抵達,不能不讓人驚訝。

安童連忙派怯薛上去強攻油房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