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信徒

有唐軍士卒趕到帳篷裏。

“陳參謀,將軍請你速速過去。”

“這就去……這裏交給你了。”陳虞之繼續給傷兵包紮好了傷口,拍了拍一名軍大夫,大步往望台趕去。

到了一看,茅乙兒卻不在望台上。

他不由訝道:“將軍呢?”

“將軍帶兵往南邊解圍了,讓諸位參謀先望陣。”

陳虞之皺了皺眉,發現短短片刻工夫,元軍竟忽然改變了戰術,不由大為驚疑。

“這不像乃顏的打法,他在著急什麽?”

望台上還站著另幾名參謀與軍中副將,道:“雲翁也看出來了,元軍似乎已決定今日就決出結果,不再預留兵力以備之後。”

“忽必烈也在猛攻中軍。”

“怪了,他們有這樣的信心?就不怕出現意外?”

“戰場上如何能不出意外?”

“除非,”陳虞之沉吟道:“已經出了意外?”

這不過是猜測,因此無人應答。

但再觀陣了一會,卻見乃顏又把剛剛調派過來的兵力收了回去。

唐軍諸將、參謀愈發疑惑,再派探馬去中軍打探,卻發現忽必烈還在猛攻中軍。

其後又有信馬匆匆趕來,叮囑右翼穩住軍心,稱援軍很快會抵達戰場。

陳虞之立即領悟,連忙便跑下望台,四下一看,向茅乙兒的將旗所在處趕去。

“將軍,將軍!”

“守住防線!”茅乙兒猶在陣前指揮,轉頭看了一眼,一把拉過陳虞之,舉起盾牌將他擋住。

“將軍,我斷言乃顏必是第一部潰敗的元軍,時機到了……”

……

團河戰場中路。

忽必烈盯著那木罕,眼神裏的怒火幾乎要把這個兒子燒成灰燼。

父子二人雖然沒有作討論,但只在剛見面的刹那,忽必烈就已經明白發生了什麽。

畢竟是在戰場上,周圍還有許多將領,他一時也不好訓斥。只能將錯就錯,命令大軍盡快擊敗唐軍。

那木罕卻終於承受不住這樣的眼神,道:“父汗,是劉秉忠……”

“嗯?”忽必烈從鼻子裏哼了一聲。

那木罕便顫了一下,等了好一會兒,卻沒聽到忽必烈說什麽。

他小心翼翼地擡起頭看了一眼,只見到他父親眼神中的怒火已經消了許多,換成了某種復雜的情緒。

說不清那是什麽樣的情緒,就是讓人覺得……空了許多。

也許劉秉忠在忽必烈心裏確實有一定的份量,或者說劉秉忠是屬於大元朝的一部分,現在沒了這部分,自然就空了。

“父汗。”

“閉嘴。”忽必烈道:“你若還是成吉思汗的子孫,率部去將李瑕的頭顱帶給本汗,否則就死在戰場上。”

那木罕連忙下馬磕了個頭,其後匆匆招呼了麾下兵馬趕向左翼,尋找唐軍陣線上的疏漏。

就在此時,北面動靜傳來,那是張玨的兵馬趕到戰場了。

那木罕不由慶幸自己早一步離開了忽必烈身邊,否則也不知要承受怎樣可怕的責怪。

……

忽必烈對張玨能趕到戰場並不意外,有條不紊地發號施令。

若昨夜是他在大都城之中,局勢顯然不至於如此,唐軍必然付出更大的代價。

只是守城守得再久,也很難真正擊敗唐軍。

他寧可野戰一場轟轟烈烈地求勝,也不要龜縮在城裏苟圖多撐一兩年光景。

安排了兵馬抵擋張玨之後,忽必烈又招過了自己的武衛軍都指揮使李伯祐。

其實忽必烈一直很清楚怯薛軍都是勛貴之後,戰力不高,因此從漢軍中挑選了一批精銳作為自己的侍衛親軍,名為“武衛軍”,但李瑕的崛起讓他無法太信任漢軍,這支武衛軍的人數始終不多。

“張玨領兵不比那木罕的騎兵慢太多,步卒急行軍陣形必亂,你繞過去,突破他的陣線……”

李伯祐領了命令,匆匆而去。

局勢到這裏,好比忽必烈與李瑕在下一盤棋,忽必烈處在了下風,但並非沒有勝算。

他也並不是輕言放棄的人,還在沉著地應對著,這是成大事的人該有的性格。

然而,又有探馬趕來。

“大汗,有一支唐軍從東面繞道,出現在了乃顏大王的後方。”

“什麽?!”

忽必烈轉頭看去,茫茫風雪中什麽都看不清,他卻感覺像是自己正與李瑕下棋下得專注,張玨偷偷往棋盤的一角塞了一枚關鍵的棋子。

唐軍陣中忽然響起了號角聲,李瑕的龍旗開始向東推進。

這更讓忽必烈感到措手不及。

他沒有預料到李瑕與張玨有這樣的默契,連一個來回傳遞消息的時間都沒有,竟同時選擇了攻乃顏。

為什麽會這樣?

張玨才趕到戰場,怎麽會知道應該攻打乃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