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沙盤推演

偏殿裏有一股微甘的氣味。

仔細嗅一嗅便會發現它是從沙盤上傳出來的,這沙盤的制作用了大量的顏料,尤其是藍色的石青。

“諸公先看這張地圖。”

姜飯擡起一只手將眾人引到了幅域更大的一個沙盤前,介紹起來。

“根據輿情司打探回來的消息,如今賈似道駐軍於這裏……太平府蕪湖縣。”

呂文煥還是第一次親眼看到李瑕的情報機構運作,心中對情報準確與否帶著懷疑。

凝目看去,至少沙盤上的地形是非常準確的,如果不是極為了解江南的人只怕制不出來,想來,該是如史俊、秦九韶、王應麟等降臣的功勞。

姜飯拿起一只木雕的樓船擺在了沙盤上,道:“長江在這裏拐了個大彎,原本是由西向東,轉為由南向北,此灣名為‘大龍灣’,宋軍便布防於大龍灣。”

史俊上前指點著,道:“大龍灣南岸有漳河、青弋江,水網密布,方便其輜重運送。尤其是這裏,就在漳河匯入長江的入江口處有一片大湖,被開辟為港,名為魯港。宋軍船只停泊於此,可展開兵力、占據優勢地利。”

他一邊說,姜飯已經擺好了插著宋軍旗幟的戰船,將那一段藍色的長江堵得密密麻麻。

呂文煥想問但還沒開口,已有別的武將問道:“消息準確嗎?”

姜飯道:“從情報來源而言,準確。”

“宋軍是不打算增援鄂州以及沿途重鎮?”

“那便不知了。”姜飯應道。

呂文煥不由心想輿情司也不是無所不能,當是有幾個情報來源,再以這些情報推測局勢。

如果賈似道真的不支援九江,那呂師夔怎麽辦……

正想到這裏,忽聽得有人小聲提醒了一句。

“呂相公?”

呂文煥回過神,便發現姜飯正看著他。

“從江陵往下遊,宋軍各州縣的情形便由呂相公介紹,如何?”

“敢不從命。”

呂文煥很客氣,往前走了兩步,撚著長須,一時感慨萬千,不知從何說起。

殿中眾臣也不催,李瑕更是在禦案邊坐下,翻看著幾封信件。

終於,呂文煥轉向李瑕,行禮道:“陛下,長江這一段,沿岸多是呂氏子弟與舊部,臣歸順之時,已傳信於各州縣,想必諸州縣已望風而降?”

“沒有。”

李瑕放下了手中的信紙,站起身來,道:“呂卿是想說,朕若優待呂氏些,這些人一定會歸降?現在他們不降,是朕的錯。”

“臣不敢!臣絕無此意!”

呂文煥沒想到李瑕這麽直接,嚇了一跳,連忙請罪。

“沒關系,朕不怕被冒犯。呂卿不必戰戰兢兢,但也不必拐彎抹角,我們敞開了來說。呂師夔舍不得舍了那‘寶貨充棟宇’的富貴,沒聽你的,王師得強攻九江,你可願出謀劃策?”

“臣……”

也許換作是呂文德在這裏反而會習慣李瑕的說話方式。呂文煥則是當宋臣當得久了,還沒反應過來。

但眼前這情形,容不得他拒絕。

“臣遵旨。”

呂文煥終於明白自己這“兼知中書省軍機重事”是什麽意思,就是一般的國事沒資格管,而李瑕說哪件事是軍機重事,他就得給李瑕參詳。

“沿江諸州縣,漢陽王儀、鄂州張晏然、黃州程鵬飛、蘄州管景模等人皆不為慮,諸州收到臣的招降信而尚未歸順,無非心懷僥幸,暫時觀望而已……”

“什麽意思?”

“他們當中,或有三五人因忠義名節而不降,大部分則是想等等看,陛下是否能優待他們,保留其家產、官爵。王師一至,臣以為,他們必不敢死戰。”

呂文煥已經沒有辦法在李瑕面前使小聰明了,幹脆實話實說。

他不再抱有為呂氏子弟與部將們爭取利益的想法,反而是把他們賣了,爭取李瑕的信任。

這麽做,心裏當然不開心,但忍一忍也就過去了。

他甚至走到沙盤前,把江陵到九江一路上插的宋軍的小旗幟全拔了,再拿起唐軍的戰船往長江上擺。

“按臣的推演,諸州縣望風而降,王師兵力當不減反增。”

不得不說,做這種推演太過順暢,讓人有些舒適,尤其是相比之前總打難戰、險戰。

“故而王師抵達九江之前,雖可能遇個別頑抗者,當無硬仗。至於九江……”

片刻的停頓。

呂文煥猶豫之後,決定把呂師夔也賣了。

“當年陛下曾攻破鄂州,呂家便知京湖不再安穩。家兄過世之後,宋廷任呂師夔提舉江州興國軍沿江制置使,他便將家財盡數遷往九江……”

說到這裏,有件呂文煥不敢提的事,李瑕卻直言不諱。

“朕曾去過西塞山呂宅,抄沒了呂家財物,不愧是富可敵國。如今九江竟還有能讓呂師夔舍不得拋棄的家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