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怎麽敢抱她?

今年春天來得早, 開春後一連出了半個月的太陽,天氣很快暖和起來,後山上的野菜都發芽出土了,老人們帶著孩子整日往後山上跑。

以前每年春天, 關晗之和老章這兩個最在乎養生的老中醫, 都會去挖些野菜回家煮野菜粥、燙熟了涼拌, 或者包野菜餃子。

但是今年春天, 兩家人收拾行囊, 準備老家。

葉平川代表葉家送他們離開, 歡迎他們有空再來。

三人年紀都不小了, 沒那麽多兒女情長,揮揮手就當作別了。

春日的陽光冷中帶暖,暖中帶著香。

村頭的桃花開了、梨花開了、杏花和櫻桃花都開了。

一陣風吹過來, 白色、粉色的花瓣漫天飛舞, 風停了,花瓣輕飄飄地從空中落下, 落到水田裏,落到黃牛的背上, 落到小姑娘的酒窩裏,落到樹根下。

人講究落葉歸根, 花瓣也一樣,該走的時候走, 該回去的時候, 自然會回去。

山腳下的葉家村,族人們忙忙碌碌準備春耕, 山上族學裏卻冷清了不少。

直到五月份, 離開族學的這些老師人, 不約而同地給葉家村一箱一箱地寄課本,在北京藍一言寫了一封信,說教育部門的領導在討論恢復高考的事宜。

彭振雖然不在北京,但是他知道的內部消息更多一些,他說上面已經在派調查員去往全國各地考察,順利的話,秋天開會討論後,就會恢復高考。

比起藍一言、戚玥他們的只言片語,彭振的語氣更加肯定。

葉家族老們對這事兒非常看重,葉南音都被葉偉請下山,要開一個族內會議。

“爺爺。”

葉平川招呼孫女:“乖寶過來坐。”

葉南音在爺爺身邊坐下,掃視一圈,這十來年,葉家的族老們去世了好幾位,一些葉家族內的年輕人被選拔上來,比如葉立新、葉秋。

本來葉大兵和葉凱也能被選上來,葉大兵的爸葉偉,和葉凱的爸葉文正還是族老,他們爸爸不退下去,八卦樓三樓,就沒有他們的位置。

葉平川:“都到了,你們說說,這個事兒該怎麽辦。”

葉偉笑著說:“我提議哈,咱們先聽聽年輕人的意見。”

當場除了葉南音之外最年輕的兩個人,葉立新和葉秋兩人對視一眼。

葉秋先說:“說之前,我想問問小姑姑,這事兒機會大嗎?”

葉南音肯定地點頭:“機會很大。我可以明白地告訴你們,你們這一輩,正在國運起飛的風口上。”

葉秋和葉立新瞬間坐直身體。

什麽叫國運起飛?

桌子底下,葉秋的手微微顫抖,這是太過激動的原因。

葉秋追問:“您說的起飛,是哪種起飛?”

“大概是國泰民安、繁榮昌盛、太平盛世、五谷豐登……”葉南音說了一連串的成語,最後笑道:“大概就是這種起飛!”

這一下,不僅是葉秋和葉立新兩個年輕人坐不住了,葉平五、葉平江這些七老八十的老頭兒們都激動起來:“這麽說,這天下要變上一變了?”

“好家夥,這不是堪比漢唐盛世嘛!”

“我看比漢唐盛世還要好上幾分!”

大家激動地議論紛紛,葉南音敲敲桌子警醒他們腳踏實地:“展望未來無限好,但是走好第一步也非常重要。”

“是是是,小姑奶奶說得對!”

“別閑聊了,說回正事。”

這個會從早上開到下午,定下了幾條規矩:

第一,原則上三十歲以內的年輕人都要參加復習準備高考,盡量往好大學考,即使去不了好大學,在省內讀個中專也行。

第二:備考期間,一切以復習為主,地裏的活兒不用他們管。家裏有孩子的都把孩子送到族裏來,由族裏的老人們帶。這樣也不耽誤家裏其他人下地幹活。

第三:葉家年輕人識字率高,所以備考的人也多,因此最好弄個備考班,由老師帶領統一進行復習。

“知青們呢?”

葉偉提議:“來咱們大隊的知青都還算聽話,這些年也沒怎麽給咱們添亂,我覺得在這方面還是盡量給他們創造條件。”

“那也讓他們脫產學習吧,程崢和他們關系好,叫程崢把他們組織起來。”

葉秋說:“我覺得這事兒得先問問他們自己的意見,畢竟現在消息還沒出來,萬一後面出意外,不恢復高考或者延後了呢?”

到時候脫產學習半年,又沒有工分收入,秋收後分不到足夠的糧食,後半年怎麽過?

“對,葉秋這個提議沒錯,還要看他們自己的意願,如果他們願意復習,咱們也不阻止。”

葉秋提的問題並沒有出現,葉渠公社的知青們對葉家知道得不少,一見葉家年輕人脫產搞學習,他們立刻就跟上,一點猶豫都沒有。

葉渠公社的知青點很寬敞,程崢從學校給他們借了幾十套桌椅板凳搬到知青點,還從葉家給他們借了十幾套完整的教材,知青們都對葉家和程崢感激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