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葉家贏麻了!

八月底, 暑假快過完的時候,除了機械廠需要的機床還沒到位,制衣廠、小家電廠和食品廠都開了起來。

一切都走上正軌後,又傳來一個好消息, 試行的經濟特區轉為正式設立, 葉秋他們高興不已, 說明他們的判斷沒有錯。

九月馬上就要開學了, 在廠裏幫忙的其他人都要回學校上課, 就算是讀大專的族人也還有一學期才畢業。

葉秋他們還有一年半才畢業, 要顧及學業和工廠, 根本忙不過來。

葉秋他們跟族裏求助,族裏十幾個沒考上大學,高中畢業後在縣裏工廠上班的族人們辭了縣裏工廠的工作, 去沿海自家工廠幫忙。

葉定國媳婦兒說:“咱們現在年紀也不大呀, 我和葉偉他們去沿海闖一闖也可以吧。”

“你差不多得了,把你的地種明白就不錯了, 別整天做美夢了。”

“唉,比起去工廠上班, 種地可累人了。”葉定國忍不住長籲短嘆。

特別是五月份的時候,他們縣開始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他們家就他一個壯勞力,要種好幾畝地, 辛苦著呢。

“行了, 有這個空閑唉聲嘆氣,還不如趕緊去睡一會兒。“

”等到太陽下山, 咱們去地裏把花生挖一挖, 今天早上我去看了, 地裏的花生苗都黃了。再不挖,等到下雨花生該發芽了。”

“水稻估計還要十來天才成熟,錯開時間忙得過來。”

夫妻倆絮絮叨叨說著地裏的活兒,這麽多年都習慣了。

等到九月初收稻子的時候,葉定國忙完自己家的活兒,又去缺勞動力的族人們家裏幫忙。

家庭聯產承包之後,葉偉身上的擔子也輕了不少,他忙完家裏也去別人家幫忙,忙完後去河裏洗澡,碰上在水裏撲騰的葉定國。

“喲,身上都紅了。”

“可不是麽,被稻草葉子割的。”

“現在村裏年輕人要麽去外地讀書去了,要麽去沿海打工去了,咱們種地缺人手啊!葉朵朵那個丫頭搞了個機械制造廠,不知道能不能研究一下收稻子的機器。”

“回頭打電話,你跟他們說說。”

兩人閑聊了會兒,洗洗就回家了。

葉朵朵他們機械廠的生產線還沒到位,葉朵朵跟葉秋他們商量後,決定先搞農業機械,農業機械應用寬,搞得好的話,能最快速度回籠資金。

工程師們都覺得,比起高精尖的機床、發動機之類的活兒,農業機械不算太難。加上高價請來的工程師裏面本來就有幾個搞農業機械的。

葉秋聯系了學校的老師幫忙,從香港那邊聯系上德國的供應商,跟人談判也要了一些不太機密的農業機械設計圖給他們參考。

很快,張收割機、耕地機的圖紙弄出來了。

葉朵朵他們手忙腳亂地忙活了大半年,過年都沒回家,終於趕在八一年春耕前,把生產的第一批農用機械運回葉家村。

九歲山腳下這片土地十分平坦,各種耕地機器、播種機、收割機使用起來都很方便。

村裏犁地準備種植水稻時,耕地機第一次試用,全村人都去看熱鬧。

機器發動起來時,嚇了大家一跳,聲音太響了吧。

許靜一把扶住今年已經九十歲的太婆,太婆連忙拍拍胸口:“朵朵那個小丫頭搞的這東西動靜挺大的哈!”

機器生產出來後,已經下地試用過了,葉朵朵學校開學了沒空回來,帶著機器回來的是葉家族人葉昌,今天也是他負責教大家使用機器。

耕地機發動起來,一畝地很快就耕完了,要是用水牛耕地,這塊地不得忙活大半天。

族人們都激動起來:“這個機器好用,有這個機器,咱們全村的水田一兩天就耕完了。”

葉朵朵送了十台耕地機回來,葉渠公社一共十個大隊,每個大隊分一台,快著呢。

“那個誰家的小子,這個玩意兒做什麽用的?”

葉昌笑著說:“奶奶,我是葉平湖家的小子,我叫葉昌。您說這個啊,這個是收割小麥的。”

“那個呢?”

“哪個是收水稻的機器。”

“喲,你們準備得挺齊全嘛!”

“這不是運輸一次挺麻煩的嘛,就把咱們村裏能用上的都運過來了。”

葉偉拍拍用料厚實的機器:“他們廠也才半年多吧,這麽快就把這些生產出來了?”

葉昌道:“從德國那邊進口的機床好用,加上這些農用機械在西方好多國家早些年就用上了,葉秋姐跟人談判的時候就給了一些圖紙,咱們拿過來改一改就能用。”

“德國人這麽好說話?”

葉昌嘿嘿一笑,當然沒那麽好說話,裏面還有一些其他事,就不說了。

“不管怎麽說,有了這些機器,咱們就不怕勞動力不夠用了。”

“您說得是。”

葉渠公社用上了機器種地的消息傳出去,附近幾個公社的人都來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