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姐姐的死因

不過這種話也就敢在心裏想想,斷然是不敢說出來的,更別說是在武則天這個未來真正的女皇大人面前。

這個時代的人都比較信神神鬼鬼之類的玄乎的玩意兒,真要說出這一句話,就算現在沒什麽,說不定將來以後就會被武則天想起來然後直接幹掉。

皇室的忌諱多,可不管你什麽童言無忌的。

不過話說回來,李月辰看著下面的開心的舉起酒杯和李治聊天的群臣,一時之間忍不住笑了出來。

唐朝,果然是歷史上一個艷壓他朝的時代,這種群臣之間完全沒有架子也不端著,輕松聊天的氛圍,真的很難想象這是個封建時代。

這種皇帝和臣子之間還能互相開玩笑的場景,似乎也就在小時候看過的《鐵齒銅牙紀曉嵐》裏面出現過。

沒有來到這個時代之前,真的很難想象到君臣之間的關系可以輕松到這種程度。

想到這裏,李月辰臉上露出一抹笑容,現在看來,這個時代,或許還不錯。

然而帶給他的驚訝還遠遠不止這點,等到差不多吃飽喝足之後,大臣們居然也都開始跟著音樂跳舞了。

雖然這舞蹈在李月辰看來多多少少有點難看,有點像蒙古跤開始之前的動作,不過這絲毫不影響這幫大臣們互相之間一起跳舞。

如果不是周圍的燈籠不會閃爍,音樂也不夠勁爆的話,恐怕會以為這是來到了迪廳一般。

不僅僅是武將,就連文臣們也都跟著開始一起跳舞。

看到這一幕的李月辰才發現,看來在這個時代,文臣和武將之間的差別應該也不是特別明顯的。

舞跳的差不多了,李治命人拿來筆墨紙硯,居然現場就開始吟詩作對。

大臣們紛紛讓李治挑個頭。

皇帝今天看來也是高興,也不推辭,直接下場提筆寫了起來。

寫完之後,旁邊一個不認識的大臣馬上就開始吟誦:“龍樓光曙景,魯管啟朝扉。艷日濃妝影,低星降婺輝……”

一首詩念完之後,旁邊的大臣們又是一頓誇,隨後也一個個上來寫詩。

李月辰發現,寫詩的不光是文臣,武將們也都一個個跟著寫。

雖然說具體寫的怎麽樣他這個文科稀爛的人也品鑒不出來,但是這足以說明,在這個時代,似乎並沒有重文輕武這一說。

因為他們互相之間的態度便能證明這一點,而大臣們寫詩,感覺更像是因為李治的原因。

畢竟有一個喜歡舞文弄墨的皇帝,大臣們為了討皇帝歡心,自然也會在這方面下功夫。

還記得以前在網上看過一個帖子,說明朝宣德年間皇宮裏面流行鬥蛐蛐,很可能就是受皇帝的影響。

當然了,愛玩也不影響人家治理國家。

換成這個時代似乎也是一樣的道理,李治喜好文墨,臣子們自然也會在這方面下功夫。

李月辰文科稀爛,對於詩詞之類的東西也完全不懂,現在仍然記得的詩詞除了當初課本上考試前死記硬背過的幾篇之外,剩下的完全一問三不知。

《春江花月夜》只記得個名字;蘇軾的江城子,只記得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杜甫的《登高》和白居易的《長恨歌》同樣也是只記得第一句……

更別說後面的李清照辛棄疾之類的,除了人名之外什麽都不記得……

想到這裏,看著下面吟詩作對的李治和一眾大臣,好不容易啃完了一塊糕點的李月辰雙手捂住了臉,心中感嘆自己就不是個適合穿越的人……

不過這雙手捂臉的模樣在下面的李治和大臣們看來可愛的緊,紛紛大笑起來,又爆發了一陣誇贊。

晚宴結束之後也不知道幾點了,李月辰也不會通過月亮判斷時間,只是擡起還沾著一些糕點殘渣的小手揉了揉眼睛,表示自己困了。

老娘武則天也很開心,抱著李月辰說今天要一起睡。

說實話,李月辰是真沒這個打算,畢竟有個成年人的靈魂,三個人睡在一張床上怎麽想都很別扭。

哪怕皇帝的床夠大也覺得擠,但是她顯然沒有選擇的權利。

晚上,趁著不怎麽明亮的燭光,看看左邊熟睡的李治,又看看右邊側身對著自己輕輕睡著的武則天,躺在中間的李月辰怎麽都睡不著。

不知道盯著天花板看了多久,才迷迷糊糊的睡過去……

時間一天天過去,前方戰事吃緊,武則天和李治夫妻倆每天忙得腳不沾地。

基本上從早上起床吃過早飯開始就在不斷的接見大臣,一直要忙得太陽落山之後,還要在明亮的燭光之中批改奏折。

李治雖然眼睛不好,但是在武則天批改奏折的時候往往也會在旁邊端杯茶聽著,直到她忙完之後才會一起去休息。

李月辰也在這段時間終於多出了不少空閑時間,福公公和一堆宮女專門負責照顧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