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無心插柳

李月辰不知道李治夫妻倆和大臣們怎麽商量的,兩天後,詔書下發:命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右衛員外大將軍阿史那道真,左衛將軍郭待封為副,發兵十萬直指吐蕃!

為了師出更加有名,這次打出了幫助吐谷渾復國的旗號,待吐蕃再次臣服之後,便送吐谷渾王慕容諾曷缽回去。

李月辰一直以來看了不少國史,對這哥們的事跡也算比較熟悉。

顯慶五年,也就是李月辰出生的前五年,吐蕃大舉入侵吐谷渾。

吐谷渾王慕容諾曷缽帶著老婆弘化公主和數千帳百姓逃往涼州,並且向大唐求助。

當時李治命令鄭仁泰和蘇定方兩人在涼州集結兵力,一邊保護吐谷渾殘余勢力的同時,以備開戰。

不過那時候李治並沒有主動攻擊吐蕃,而是派出使者向祿東贊此等入侵他國領土的行為表示強烈譴責!

當時李治想的是他如果敢殺使者或者入侵唐朝就直接揍他,也算師出有名。

不過祿東贊這老小子精的很,不但對特使客客氣氣的,反而自己這邊也派出特使來到唐朝對吐谷渾這種兩國打架反而去麻煩唐朝的行為表示強烈譴責!

雙方沒打起來,就這樣,吐谷渾的土地被吐蕃吞並。

其實去年的時候很多大臣就上奏表示出兵吐蕃,幫吐谷渾收回故地。

然而閻立本上奏,以因大旱糧食歉收,無力承擔軍事行動為由,否決了這次出兵。

最終,李治和武則天想讓吐谷渾百姓遷居祁連山的命令也沒有得到執行。

李月辰不清楚在這個時代這樣的命令如果執行下來究竟是好是壞,但她知道未來的祁連山是一塊好地方。

如果能在這個時代開發好的話,能對大唐的經濟造成很大的正面影響。

不過她現在是不可能跟李治夫妻倆去說這種建議的。

一來她根本不清楚這個時代的祁連山跟未來是不是一樣,二來,還是那句話,她一個小孩子,還是不要參與這種事情比較好。

雖然說現在因為武則天還沒上台,皇室對於女人或者其他人議論朝政之類的事情都不是抓的太嚴,但還是盡量別引起猜忌的好。

畢竟漢朝呂後的事情仍然歷歷在目啊……

李治的命令很快就下達了,並且快速得到了執行。

不過這個時候,這命令究竟是李治還是武則天定的,根本沒人說得清。

這夫妻倆整天宅在延英殿裏面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誰知道具體咋回事。

不過李月辰還是比較傾向於是自己老娘武則天定的,因為現在的李治身體真的不好,眼睛都看不清字的,每天基本都在殿裏玩球。

值得一提的是李月辰做出來的折疊椅讓夫妻倆很受歡迎,現在延英殿裏面已經換上了這種椅子還有較高的書案,不知道能不能提升批奏折的效率。

其實這也是李月辰比較喜歡唐朝的一點,那就是開放包容的政策。

有好的,就拿來用。

現在長安城的街上,漢人就算穿著胡服走在街上都不會被人罵,反而算是一種風潮時尚。

而且用人不分民族,朝堂裏面有不少大臣都不是漢人。

說起這個還有個事兒挺有意思。

如今突厥酋長的長子在大唐做質子,今年剛過完年的時候,李治下詔讓此人去東宮給李弘當侍從。

當時群臣都沒什麽異議,只有西台舍人徐其聃站出來表示,“陛下您過分了啊!太子身邊應該用文學端良之士,怎麽能讓戎狄邊夷之人入侍呢?”

李治也懶得因為這一件小事跟他犟,不然免不了又要被禦史噴,所以擺擺手就同意了。

隨後徐其聃又說“長孫無忌是陛下您的外氏,不應該因為子孫們犯的錯就毀掉人家祖墳不是?”

這一點的原因是因為唐朝官方毀墓的事情很多,長孫無忌畢竟是因為謀反被判的罪。

別管他是不是真的謀反,至少罪名上是這麽寫的。

在唐朝,面對這些罪孽,經常會官方下令毀掉其祖墳來作為一種懲罰手段。

所以當初長孫無忌謀反,家族祖墳也是被毀了的。

他的這條建議,最終也被李治采納了,於是下令修復其祖墳。

不得不說,這一點還是讓李月辰非常喜歡的。

作為來自文明社會的她,實在無法接受挖人祖墳這種缺德的事情。

本來她當初想的是等她長大了,找個機會跟李治說廢除這種做法,現在既然有人說出來了,那再好不過。

無事一身輕的李月辰現在每天除了雷打不動的練功之外,剩下的時間基本都在寫西遊記。

現在已經寫到了盤絲洞,距離寫完還有一段時間。

李治夫妻倆成了最忠實的讀者,每次新的一章更新出來,就第一時間讓張成鑫過來拿,徹底入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