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封號還是道號

李月辰知道坐在龍椅上的李治為什麽會如此生氣。

從他登基開始,他的心中一直就有一個目標,那就是超越自己的父親——太宗李世民!

他從小在這位偉大君王的羽翼下生長,他想要超越他,取得比他更大的成就!

李世民滅了東突厥,擴大的唐朝版圖。

而他滅了西突厥,那塊地方的邊境,在一千多年之後,有另一個名字——烏茲別克。

李世民沒有打下高句麗,所以他當初死活要打。

甚至不顧眾人勸阻決定了禦駕親征,如果不是身體原因不允許,他恐怕真的會披甲上陣親自走上戰場。

可就算他躺在床上養病,無法親臨戰場,這裏如今也依然被納入了唐朝版圖。

他不能允許失敗,只因他要超越自己的父親,太宗李世民!

在這樣的執念下,這些年唐朝的戰爭一直無往不利,戰無不勝。

而今天,他的軍隊竟然失敗了!

他猛地站起身,擡手舉起手裏的保健球就要重重摔下。

然而卻無意間的一撇,看到了側面通道裏,屏風後面的女兒。

她正在一臉擔心的盯著自己,一雙大眼睛裏面透露著擔憂!

李治心中一軟,長長的深呼吸了一口,然後重新坐在了龍椅上。

“此等情況,眾位愛卿有何看法?”

朝堂裏面一片安靜,落針可聞。竟然無一人應答。

李治閉上眼睛,抽了抽鼻子,隨後繼續問道:“若朕再出兵援助,眾卿認為如何?”

可以想象他現在是真的生氣,連稱呼都從“眾愛卿”變成了“眾卿”。

左相姜恪左右看了看沒人說話,自己往外走了兩步,擡起手中笏板行禮道:“陛下,臣認為不妥!”

“為何?”李治皺著眉頭問道。

姜恪沉聲回答:“現如今此戰敗局已定,再出兵已然來不及,此時若強行出兵追擊,吐蕃軍回防,我軍將士難以適應吐蕃氣候,恐怕會有同樣結果……”

聽著他的講述,李治沒有說話,而是強行讓自己冷靜下來陷入思考之中。

側面通道裏的李月辰雙臂交叉在胸前,暗自點頭。

大唐的士兵服役是府兵制度,簡單地說,就是只要你生在這個國家,就有當兵的義務。

但府兵制也有缺點,他們並非全職軍人,平時也要種地幹農活的。

只有在農閑的時候才會訓練,這樣一來,就等於浪費了大量的時間。

所以他們沒辦法深入吐蕃作戰,想要解決這個辦法,就必須有職業軍人長期駐紮在那裏,讓身體適應那裏的環境才行。

而且吐蕃的戰鬥力也著實不算太弱。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的吐蕃仍然是類似奴隸制的社會,戰爭的時候,會驅趕大量奴隸在前面開路。

而奴隸的後面,則是身披重甲的吐蕃武士,這些人才是真正的精銳作戰部隊。

而自從松贊幹布以來,吐蕃國力日漸強盛,再加上獨特的地理環境,成為了牢牢紮在大唐身上的一根刺。

更別說薛仁貴這次的敵人也確實不好對付。

噶爾·欽陵,吐蕃宰相,因吐蕃語稱宰相為“大論”,故稱“論欽陵。”

此人在吐蕃頗有才名,絕非泛泛之輩。

姜恪說的很對,現在這種情況,再出兵也是白搭了,估計再過幾天薛仁貴等人被俘的消息就會傳來了。

雖然心有不甘,但不得不承認,這一仗,大唐輸的很徹底。

不過現在李月辰擔心的反而是另外的問題,一來是安西一旦被攻陷,恐怕大量百姓會流離失所,生靈塗炭!

二來,吐蕃現在士氣正盛,會不會趁著這個機會入侵大唐?

李月辰自認還是比較擅長做邏輯分析的,如果自己是論欽陵,會不會趁著士氣入侵大唐呢?

仔細想想,她輕輕搖了搖頭。

戰爭必須要考慮收益和目的,這仗打贏了薛仁貴,雖然士氣大盛,但大唐不是軟柿子。

若是這個時候入侵大唐,引起全面反攻,絕對撈不到什麽好處,反而會白白損失不少將士。

當然,或許他也會認為己方這麽想,反而趁勢進攻。

但總體來說,現在他的當務之急應該是消化已經被切下來的安西區域,入侵大唐的可能性應該不大。

朝堂上,姜恪繼續道:“陛下,依臣之見,當務之急乃是集結兵力於邊境,以防吐蕃入侵!”

李治點了點頭,擡起眼睛在朝堂上掃了一圈,沉聲道:“姜公所言,眾卿可有異議?”

朝堂之上仍然一片安靜,沒有任何人說話。

嘆了口氣之後,李治站起身一副不耐煩的樣子擺擺手:“退朝吧!”

說完,也不等張成鑫喊完,直接向側面通道走過來。

張成鑫喊出退朝之後,才快步小跑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