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兔子

直白點說,這個年過的挺開心的。

或者應該換一種說法,在李月辰的努力下,李治等人這幾年是一年比一年開心。

七天的假期裏面,除了初三當天李月辰給師父劉仁軌拜年之外,剩下的幾天基本上都在仁壽殿陪著夫妻倆。

這幾天奏折也不是很多,倒是不用擔心會打擾他們兩人。

不過李治很顯然對殺人遊戲上了癮,每天都會叫孩子們過來玩。

看他玩的這上癮,李月辰想著對虧沒有拿出那種變態版狼人殺,不然估計他會徹底玩物喪志了。

武則天倒是不介意他玩這個,畢竟跟自家孩子玩,不用擔心被禦史噴。

七天的假期很快就過去了,李治和武則天上朝的時候都感覺因為這幾天的假期而讓心情好了不少。

坐在龍椅上的李治看著下面的大臣們感覺順眼多了,似乎不管發生什麽事情都能平靜的應對一樣。

屏風後面的李月辰雙臂交叉抱在胸前,笑著點了點頭,看起來李治挺開心的。

只要開心就不容易犯病,他好了,就全家都好。

“啟奏陛下,姚州蠻民不服朝廷管轄,聚眾謀反,請陛下定奪!”一個渾厚的聲音響徹在朝堂之上。

原本依靠在墻壁上的李月辰微微一愣,隨後微微擡起頭看向坐在龍椅上的李治。

姚州……也就是未來的雲南那一片。嚴格來說目前還屬於化外之地,所以大唐將那邊的人稱之為“蠻人”。

在大唐的武力威懾之下,倒是也早早歸順了,但歸順畢竟只是名義上的,只要有機會或者說日子難過了,偶爾也會搞點事兒。

不過李月辰倒是不怎麽擔心,那邊跟吐蕃不一樣,不管是思想上還是武器裝備上都不是大唐的對手。

果然,坐在龍椅上的李治盤著手裏的保健球沉默了一會兒,表面上看起來並不怎麽擔心這個問題。

幾秒鐘之後,緩緩擡起頭:“太子對此事有何看法?”

群臣最前面的李弘聽到問自己的看法,走出隊列之外,行禮道:“依兒臣之見,應先派兵鎮壓,然後搞清楚其鬧事之原因才是(注)。”

李治點點頭:“那便依太子所言,可有人選?”

“兒臣舉薦左衛副率梁積壽!其人驍勇善戰,定然能將鬧事蠻民一舉擊破!”

“嗯……”李治點點頭,“眾位愛卿可有其他意見?”

朝堂上安安靜靜,沒有一人說話。

任誰都看得出來,既然皇帝詢問太子的意思,那肯定是在給太子鋪路了。

這就說明皇帝已經有了開始正式鍛煉太子的意思了,這種時候出來說話明顯是要跟皇帝對著幹。

能混到朝堂裏的沒有傻子,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出來露臉。

看到群臣無人發聲,李治點點頭:“既然如此,那邊封梁積壽為姚州道行軍大總管!全權負責討伐蠻民事宜!”

“喏!”

接下來就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常規新聞了。

李弘也回到了群臣最前面自己的位置上,一擡頭就看到對面屏風後面探出來的那個小腦袋,正在對著自己眨眼吐舌頭呢。

“咳!”

差點忍不住笑出來的李弘清了清嗓子,讓自己保持嚴肅,不再去看那邊。

看到他這副樣子,李月辰露出一個微笑,直接轉身離開了。

接下來的那些常規新聞她也懶得聽了,還是想想七天後的上元節要不要偷偷出宮去玩吧。

……

剛剛走出了貞觀殿,福來就悄悄過來了,還一臉鬼鬼祟祟的。

李月辰一路小跑來到他面前,微微彎腰。福來也彎下腰來,主奴兩個腦袋湊在了一起。

“貨,可都到了?”李月辰壓低聲音問道。

福來微微擡頭看了看左右兩邊,輕輕點頭,壓低聲音道:“回殿下,萬無一失!”

李月辰一擺手:“走!”

福來點點頭,然後主奴兩個一路鬼鬼祟祟的往陶光園的方向走去。

不一會兒已經到了正午時分。

安福殿內,上官婉兒站在殿門口,遙遙望著貞觀殿的方向。

室外是不是吹過一股冷風,讓他白嫩的小臉蛋上都變得有些通紅。

然而她好像沒有感覺到似的,只是站在門口緊了緊身上的衣服,繼續看著安福殿門外。

小荷正好處理完一些瑣事路過,看到她站在門口一動不動,於是走過來問道:“婉兒,在看什麽呢?”

上官婉兒扭過頭道:“只是在想為何殿下還不回來,平日裏應該不到正午便回來了。”

“哦,今日殿下有事,同福來一起去陶光園了。”小荷回答道,“今日殿下不回來用午膳了,婉兒快進來把。”

說著,推開門就要往裏走。

“陶光園?莫不是去看美景了?我能去看看嗎?”上官婉兒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