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團建還是相親

四月剛剛開了個頭,李治突然下了一條命令,讓劉仁軌負責修改國史,因為許敬宗記錄多有不實之處。

這條命令讓李月辰忍不住為自己的師父捏了把汗,這活兒幹起來可謂是極其麻煩。

因為唐朝國史是不禁止抄閱的,如果是已經成書的,那想要完全修改幾乎是不可能的。

不過索性國史一般都是用起居注來作為重要資料的,每三個月才會交接一次,再算上編撰等步驟,其中還是有挺大的時間差的。

但已經成書的恐怕修改起來就極其麻煩了,因為那已經不知道被多少人抄閱過多少次了。

至於說這修改國史背後的原因,李月辰一點都不感興趣,畢竟這裏面水深,自己把握不住!

而且作為皇室公主,自然要以皇室利益為最高目標,所以這裏面的事情就不去參與了。

按照每個月兩封信的進度又給大哥李弘寫了封信,閑來無事的李月辰下朝之後就去找幾個哥哥玩了。

今天能出來玩的只有李顯和李輪,至於老二李賢,自從大哥走後他就被盯的最緊的那一個,一點都不敢過分。

所以最近每天都在雍王府裏讀書練字,只有感覺快要憋不住的時候才會出來活動活動,跟兄弟還有妹妹玩一會兒。

現在的李月辰雖然說不用每天去上班,但自己玩的時間似乎也確實在減少。

首先每隔幾天就要去皇家農莊給孩子們上課,其次每個月都要去戶部那邊核算一下賬目。

也就是現在司農少卿派出去的人還沒回來,不然到時候還有新一輪的糧食實驗在等著她。

不過到了那個時候,應該可以讓戶部那幫人跟皇家農莊那邊的人來負責了。

跟兩個哥哥玩到黃昏時分,李月辰才回宮,順便去仁壽殿跟老爹老媽打個招呼。

聽聞她去跟兩個哥哥玩了,李治擺擺手讓她坐在身邊:“辰兒,說起來,你可跟誰家女眷有熟悉的?”

李月辰搖搖頭:“孩兒與大臣們的女眷皆不熟,不知阿爺何意?”

旁邊的武則天接過了話頭:“我等是想著,你幾位阿兄年紀都差不多了,也該尋思婚配了。”

嗯,是不小了。最大的李弘今年也不過剛剛二十周歲,最小的李輪十一歲,確實不小了。

“阿娘可有什麽難言之隱?”李月辰問道。

武則天嘆了口氣:“本來人選較多,但現如今三代以內血親不得婚配,一下子便少了許多。”

李治也點點頭:“此等事情,不調查還真不知道。可從大唐立國,到我這裏也不過才三代,看來與皇室有關之人,是不能做考慮了。”

“本來我看常樂大長公主之女貌美如花,又知書達理。適合作為顯兒王妃。然如今,也只好另尋別人了。”武則天點點頭。

李月辰咧嘴笑了笑:“其實孩兒覺得,現在大兄二兄或許該考慮此事。但三兄四兄年齡又不大,似乎有些……為時過早?”

武則天摸了摸她的腦袋:“為人父母者,哪能不為此事操心?而且這人啊,說長大,可快了!”

李治對這番話表示很贊同:“是啊,一轉眼,辰兒都如此大了,都抱不動了!”

這也確實是個問題,作為皇族子弟,尤其還是皇帝的嫡子,是絕對不可能娶一個普通人的。

門當戶對這種東西,雖然沒有寫在法律裏面,但卻是這個國家自古以來每個人心中都認可的規則。

本來表親之間婚配也實屬正常,但是現在既然知道三代血親不能婚配,那就必須想辦法從外人身上想辦法了。

可是說實話,適合跟皇帝結親家的,不可能是七八品小官,至少也得是正五品以上吧?

這麽搞下來,其實能選擇的地方就真的不多了。

而現在很多大世家又不屑於跟皇室聯姻,所以有個很尷尬的問題就是,皇帝的兒子,怕是找不到老婆了!

李月辰想了想:“那爺娘不如降低些標準?比如說再京城的其他官員?或者是偏遠州縣地區的……”

武則天搖搖頭:“為娘不否認這些人家中可能有好女子,但幾率實在太小……”

“那到不如安排一下,讓幾位阿兄和他們家小輩不管男女都出去團建好了。”李月辰無奈的回答。

“這團建為何物?”

李月辰意識到自己說漏嘴了,不過也不是什麽大事兒,便專心解釋起來:“就是叫他們一起出去郊遊,互相了解一下。看對眼了,感覺差不多便回來稟告父母,然後再結婚好了。”

“胡鬧!”李治笑著教訓了一句,“怎能讓他們一群小輩不分男女聚集在一起?”

但是武則天卻突然扭過頭:“未嘗不可!就如同現在民間舉辦詩會一般,聚在一起說說話,比比詩詞書法或者騎射之術,互相之間了解一下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