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歷史名人

天後不同意,朝堂上的大臣們也並沒有跟著爭論,只能表示同意。

現在皇帝身體不好,平時不上朝,天後一家獨大,也沒人願意在這個時候明目張膽跟她對著幹。

畢竟天後跟皇帝不一樣,皇帝最起碼平時都保持著聖人的人設,很多事情不會親自表現出來。

天後可就不一樣了,她屬於完全不裝的那種,真要跟她對著幹,她是真敢砍人。

屏風後滿的李月辰也點了點頭,感覺老媽這個決定真的是無比正確。

下朝之後,就牽著她的手蹦蹦跳跳往回走,一副心情很好的樣子。

皇帝不在的時候,老媽也沒有平日裏那般嚴格,臉上也會帶著些許笑容。

回到了仁壽殿,跟李治匯報了一下朝堂上發生的事情,隨後一家人便隨意的聊了起來。

自從李弘去世之後,李治的頭疼就沒好過,所以每天也不能用腦過度,否則容易導致情緒激動。

或許也就是因為這一點,所以武則天並沒有跟他說太多,而是聊著一些輕松的話題。

正好最近長安那邊傳來消息,二哥李賢的第三個兒子出生了,也算是為皇家血脈開枝散葉多做了一份貢獻。

不過讓夫妻倆感覺遺憾的就是,這個兒子依然不是嫡子,目前太子妃房芙蓉的肚子還沒什麽反應。

這不僅讓李治夫妻倆開始懷疑,這太子妃是不是有什麽毛病。

李月辰也這麽覺得,如今這個避孕手段低下的年代,這麽久了還沒動靜,八成可能是不孕不育了。

似乎當初李治的王皇後也是這樣,否則的話,恐怕還輪不到老媽上位呢。

一家人聊到中午,吃過飯之後,李月辰就不打擾他們工作,起身告退了。

……

剛剛走出仁壽殿,福來就一路小跑了過來:“殿下,新修的路出了些問題。”

“怎麽了?”

“開裂了!”福來一臉鄭重的回答。

李月辰當即一揮手:“去牽馬,出城去看看。”

“是!”

不一會兒,福來牽來了馬,叫上二十個保鏢跟李月辰一起出了城。

路上,李月辰忍不住感覺有些無奈,現在這路才修了不到五公裏,而且還沒正式開放,就出現了裂縫,將來以後恐怕會更麻煩。

值得一提的是,在真正開始幹活兒之後,李月辰才發現混凝土路壓根不需要壓路機,只要讓它自然陰幹就好。

原本準備用馬來拉的石柱也沒用上,而是采用了最簡單的辦法。

就是先定好寬度,兩側用木板支撐,隨後鋪上混凝土推平就好。

考慮到下雨之類的問題,所以這總計五丈寬的路,中間會比兩側略微高一些。

這個肉眼幾乎是很難看出來的,是用水平尺確定的。

騎馬出了城門,便看到一幫工匠們圍在這段路的起始階段不停的討論著什麽。

看到李月辰過來,工匠們都紛紛行禮。

李月辰擡手讓他們免禮,走過來一看,發現這條灰撲撲的路面上已經出現了不少裂縫。

蹲下身用手摸了摸,感覺不像是因為外力產生的,應該更像是在陰幹的過程中起了什麽變化而導致的。

但說實話,李月辰對這種東西也是一知半解,沒辦法得到一個準確的答案。

看著她蹲在地上皺著眉頭思考,工匠們也不敢打擾,只能在旁邊站著。

李月辰突然扭過頭看著他們問道:“你等可知其中原因?”

“……”

工匠們都不說話,畢竟混凝土這種東西還是公主發明的,他們對此也是一問三不知。

不過其中一名工匠對李月辰也有了解,知道就算說錯話她也不會當回事,於是大著膽子說道:“回殿下,小人都是有所猜測。”

“說說看。”

“小人是覺著,這混凝土在晾幹的過程中,會不會導致其韌性消失所以開裂……”

聽到工匠的回答,李月辰點了點頭。

雖然他們的見識比起自己遠遠不如,但在這方面,還是有一定發言權的。

他們的經驗也是非常值得借鑒的。

說起來,未來的混凝土是用來蓋房子的,而且其中往往會加鋼筋,這樣應該就能提升一些韌性吧?

但要在這個時代制作鋼筋的話,那成本可就高的無法想象了。

李月辰站起身,看了看周圍的工匠,緩緩道:“若是在這混凝土之中加入鐵棍,應當能夠提高韌性。但鋼鐵成本高昂,你等可有合適的代替之物?”

旁邊的一名木匠開口道:“殿下,木棍應當可行。”

“還是高!”李月辰搖了搖頭,“好木料的價格不比鋼鐵便宜多少,這裏到長安幾百裏路,負擔不起。”

旁邊的工匠想了想:“殿下,若是單考慮韌性的話,竹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