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學堂建設

今年過的有點無聊,因為二哥李賢不在,所以總是感覺缺少了一些什麽。

包括在上元節的時候,李治如同前幾年一樣,帶著一家人出宮去看花燈,都感覺有點沒意思。

不過其他人倒是都玩的挺開心的,尤其是李顯和李輪,這種微服出宮遊玩的生活似乎讓他們覺得挺有意思。

而李月辰則是趁著這段時間考慮著學堂的建設,以及忙著在安福殿畫圖。

飛梭織布機本質上跟現在的織布機其實區別沒多大,就是多了一個飛梭而已。

當然也不能因此小看,有了這飛梭,就可以織出比現在寬一倍以上的布料。

有點麻煩的問題在於珍妮機,那個東西李月辰以前只是在博物館裏面看過,但很多細節方面的記憶有些模糊了。

源於這些地方,也只能到時候讓木匠和尚衣局的人過來一同琢磨一下了。

桌椅的制造倒是快了不少,現在有了輪機,打磨木料的速度比以前快了許多倍。

同時匠作監的工匠們有根據這個輪機制作出了腳踏鋸床和打孔機。

雖然都是采用的人力,不過在大齒輪帶小齒輪的情況下,速度還是非常不錯的。

看到準備好的一套套桌椅,李月辰忍不住在想,看來第一次工業革命注定要在這個時代掀起了。

……

過完年之後,李月辰便又開始了忙碌。

孩子們那邊的寒假作業完成的不錯,李月辰打算做個整理,然後編撰出第一套農業書籍。

隨後就是讓這幫孩子們去集賢坊裏面,跟那些報社工作人員的子嗣一同上課。

當然現在還沒有萬全準備好,李月辰還在編寫思想品德課的教材。

關於這個思想品德課,她決定讓姐姐義陽公主去教。

教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尤其是這些孩子裏面將來可能會誕生大堂帝國的重要人物,所以這方面必須要抓好。

這個時代的人其實並沒有什麽家國情懷,基本都是得過且過,對於誰當皇帝並沒有什麽意見。

而情報機構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重中之重,所以這些人必須接受相應的教育才行。

這裏面就需要借助一些儒家思想了,好在李月辰從小也看過不少儒家典籍,寫起來還不算太過麻煩。

同時還要寫很多關於高祖和太宗的事跡,以便增加認同感。

從大年初一開始,李月辰就一直在做這件事情,一直到正月底才算是完結。

……

二月初二,李月辰陪著老爹老媽一起去參加了春耕大典,回來之後便宣布正式開學。

皇家農莊的孩子們每天都會來到學堂,也終於能用得上紙了。

現在李月辰生意做的不錯,完全有足夠的資金供得起他們在紙筆方面的消耗。

同時又安排福來去找人,跟宮裏的禦廚去學習做菜,將來為了開酒店做準備。

福來提醒道:“殿下,後宮之地,只有女子和奴婢這等閹人才能進去啊。”

“我知道,所以才讓你去嘛!”李月辰擺了擺手,“反正到時開了酒店,廚子也不會出來見人,無所謂的。”

“是!”福來答應一聲,記在了心裏。

……

這段時間朝廷裏面倒是挺安穩的,沒什麽大事發生。

只是邊境那般跟吐蕃的摩擦依舊還在繼續,都是些幾百或者幾千人的戰鬥,還沒有發展到上萬人的大型戰爭。

只是原高麗那邊,還有一些不安定的因素存在。

雖然近些年來那邊一直都在施行仁政,但總是有些人還早妄圖造反搗亂。

這些人一般都比較聰明,只要只有亂世才有出頭的機會,所以總是不甘寂寞的找事情。

前兩年師父劉仁軌把新羅狠揍了一頓,最近他們比較老實,不敢找麻煩。

但是靺鞨人卻總是時不時的過來一趟,想著能不能分一杯羹。

為此,大臣們在朝堂上展開了激烈的辯論,議題是要不要將安東都護府往回撤一點。

一幫大臣在下面吵的不可開交,武則天則是坐在珠簾後,面無表情的看著他們吵。

讓李月辰感覺有些不可思議的是,狄仁傑居然是贊成派。

好吧,看來這個時代的人確實都沒什麽國土的概念,畢竟這是時代特有的局限性。

大臣們吵了一上午,最終還是武則天站起身一錘定音:“陛下與一眾將士辛苦打下的土地,豈能白送與他人?不撤!”

天後發話,也沒必要繼續吵了,那就該考慮下一個問題了,要不要多派一些兵過去鎮守?

其實派兵倒是無所謂,現在的大唐糧食還算比較充足。

但這是源源不斷的啊,短時間能撐得住,時間長了,怕是也有些麻煩。

因為現在東北那邊還是一塊大濕地,不太適合屯田,這就意味著士兵無法在那邊自給自足,需要後勤調糧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