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生產建設

一轉眼,就來到了儀鳳四年的上元節。

這幾年隨著糧食產量的提高,民眾的幸福感大大增加,所以這正月十五的氣氛也逐漸濃烈了起來。

為了防止谷賤傷農,從前幾年開始,朝廷就在監控糧價,只要發現有下跌的趨勢,便會以市場價來收購農民手中其余的糧食。

這些糧食一部分被儲藏在糧倉裏面,防止遇上災年什麽的。還有一部分進了李月辰的釀酒坊裏面。

而這名為仙人醉的高度白酒,又會以一個很貴的價格賣到貴族手裏。

一來一去,皇室不但不虧,反而還能掙不少。

李治夫妻倆現在基本不會為錢發愁了,平時的賞賜也大方了不少。

尤其是這幾年見識到了商業掙錢的手段之後,對於那些彈劾公主做生意與民爭利之類的奏折看都不看,直接就拿去燒了。

也就是李治考慮到自己的名聲,不願意做的太過,否則便要開始想辦法收取商稅了。

這樣的想法其實已經在他腦子裏盤踞很久了,只不過是考慮到史書上留下的名聲不太好聽,所以沒有第一時間實施而已。

更別說現在的情況如果真的實施起來,肯定會引發朝廷大亂,也不是一個合適的時機。

在他看來,這事兒還是交給後面的皇帝去做比較好。

不過李月辰認為,未來的問題肯定不是收取商稅能解決的,而是現在的稅制就有問題。

所以將來取消人頭稅是必須的,只不過目前來說沒那個能力。

再加上目前皇權不夠集中,對一些偏遠之地的影響力也不夠,所以目前不能這麽幹。

……

今年的上元節李治心情很好,或許是因為女兒一年未見,想要多待一會兒,並沒有如同往常一樣帶著一家人出去溜達,而是就在皇城的城墻上看著百姓玩樂。

這個年代社會發展比較緩慢,每年的上元節其實都差不多。

要說唯一不同的,就是隨著糧食產量的提高,飄在洛水裏面的河燈數量提升了不少。

但對於老百姓來說就不一樣了,畢竟是一年一度允許晚上出門的日子,對這一天的期待程度可以說比過年還要強不少。

李治身上披著毛茸茸的大氅,背著雙手看著燈火通明的東都城,笑著問道:“辰兒,如今的大唐,可是太平盛世了?”

“那是,阿爺英明神武,大唐自然是盛世!”李月辰豎起一個大拇指奉承道。

不過心中卻加了一句:在這個時代確實算盛世了,不過還不夠!

李治一向很喜歡女兒的奉承,聽到這句話很開心的笑了起來:“有辰兒在,想必這盛世能更加長久不少!”

“長久可不行,要永久才好!”李月辰咧嘴一笑,露出一排潔白的牙齒。

“對對對……”李治點點頭,“永久,永久!”

看著父女倆一唱一和,同樣跟在身邊的李賢忍不住嘆了口氣,看來自己在父親心中的地位,永遠比不上這個妹妹。

……

古代的生活節奏很慢,一般都是從冬至就開始慶祝新年了,直到正月十五上元節過去,這個年才算是過完了。

第二天似乎全國都從過年的氣氛之中蘇醒了過來,這才全力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李月辰上午練完功之後並沒有出門,跟老爹老媽請安過後就回來開始畫軍靴的設計圖。

準確的說是鞋底,至於軍常服的鞋子,用普通布鞋來代替就行了,大不了做成未來那種皮鞋的樣式就行了。

為了防滑性,李月辰考慮的辦法是用千層底布鞋改動一下,裹上一層豬皮之類的皮革,塗上一層厚點的魚膠,同時打上鉚釘來起到防滑的效果。

當然具體行不行,還是要先讓尚衣局的人做個樣品出來試試。

尤其是在這些事情也可以主要咨詢一下這些專門負責做鞋子的鞋匠的意見。

畢竟他們才是專業人士,自己最多只能是通過一個使用者的角度去闡明問題。

花了一下午的時間,總算是將這設計圖給畫完了,讓福來送去尚衣局之後,便開始考慮著下一項工作。

軍隊要抓思想教育,就必須有一套嚴謹的教育模式。

李月辰側身躺在墊子上,一只手撐著腦袋開始思考起來。

首先要灌輸的就是對國家和對皇室的忠誠,其次就是嚴格的紀律性等等問題。

這些東西還是要編寫一套教材出來才行,畢竟要培養的是國家軍人,而不是誰給錢就跟誰幹的雇傭兵。

建立一套完整的軍隊模板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除了紀律性之類的問題之外,還要考慮榮譽制度。

所以軍銜和軍功章之類的東西也必須要有才行。

想了想發現需要的東西太多了,索性坐起來拿了紙筆開始慢慢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