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朝堂信號

上元節後的第一次朝會上,天後全程沒有說話,不過新皇李顯卻宣布了兩件事情!

首先是跟群臣經過商量之後,為先帝上廟號,與歷史上一樣,高宗!

其次自然就是陵寢的事情,先帝遺體要葬在關中,太史局先派人回去尋找適合的風水寶地,然後做好修建皇陵的準備。

這件事情剛剛通知下去,第二天工部和宗正寺的折子就送過來了,簡單來說就一個意思,要錢!

修建皇陵,宗正寺負責出設計圖,工部負責修建,當然需要錢!

不管是材料費還是人工費,都是很大的一筆開支。

也不知道是因為什麽原因,這次要的款項數目比起太宗的昭陵數目要大上不少。

仁壽殿裏,武則天將奏折“啪”的一聲甩在桌子上,扶著額頭嘆了口氣:“他們倒是真敢開口,皇室的錢如此容易訛詐嗎?”

李月辰在旁邊給她添上茶水,隨後拿起來看了一眼,微微皺眉道:“這數目比起當初太宗的昭陵翻了兩倍還多啊!”

“借口已經準備好了!”武則天隨意的回答道,“近些年都不缺糧,無法用以前的價格招到工人了……”

“哼,估計就是看我生意做得大,想要讓皇室出出血吧?”李月辰咧嘴一笑,這點事情背後的本質,她還是能看得出來的。

誰都知道公主的生意做到了全國,而且玻璃、香皂已經潤膚水等各種產品都有極強的技術壁壘,至今都無法破解!

壟斷生意的錢有多好賺?誰都知道,但誰都說不出具體數字。

別說外人,現在就連李月辰都不知道自己多有錢,反正肯定不缺就是了。

再加上公主的生意不用給任何人交保護費,這其中的利潤簡直是難以想象的。

也正因如此,她才能養得起每個月都在賠錢的報社以及壯大的千牛衛!

“哼哼……”

武則天突然冷笑了兩聲,如同自言自語一般的說道:“先帝才剛走,這幫人就敢蹦跶了,真當我不會殺人似的……”

聽到這句話,李月辰微微一驚,老媽也不愧是歷史上留下兇名的狠人,真的是說殺就殺,一點都不帶猶豫的。

她想了想,開口道:“阿娘不必如此,阿爺陵寢的修建,不用交由工部了,千牛衛之中關押的那些俘虜以及工兵部隊可以做此事。況且俘虜還不用給工錢,同時還能免除百姓的徭役。”

徭役,簡單的說,就是無償給國家幹活兒,主要分為雜役和力役。

雜役一般都是十五歲到二十歲的少年人,一般不會給他們安排太累的工作,基本上都是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只不過就是麻煩一些,時間也長,說不定什麽時候就被叫去幹活兒了。

力役一般是二十歲以上五十六歲以下的,這個時間比較短,法律規定是每年只有二十天,但幹的都是一些苦力活兒,極其折磨人。

長城也好,大明宮也好,都是這些人修建起來的。

當然光有徭役還不夠,畢竟修建皇陵不是二十天就能搞定的,所以還要另外花錢招人幹活兒,工部說的招人錢就是這個。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國家相對和平的時期,或者說沒有那麽多國家大工程要做的時候,不想幹活兒可以上繳一些錢財或者絹帛來免除徭役。

李月辰這個未來人對這項制度可謂是非常討厭,將其定為了將來必須要廢除的制度之一。

當然並不會完全廢除,因為在她看來,徭役制度裏面也有一些比較值得稱贊的地方。

比如說,給侍制度。

八十歲以上老人以及身患重病者,國家會派人去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被派去照顧的人,也算在徭役裏面。

給侍的人選一般都是先從直系子孫開始選擇,也就是說,在家裏照顧老人盡孝,也是徭役的一種。

而膝下無子女者,只要符合要求,國家也會派其他人去照顧他們。

在李月辰看來,這算是唐朝特有的一種養老制度了,應該是值得保留的。

只不過這項制度才剛剛開始,目前還沒有寫在法律裏面,將來如果有機會可以將其完善一下。

武則天微微擡頭想了想:“說起來,如今所有俘虜加起來有一萬多吧?”

“嗯!”李月辰點了點頭,“工程院配合使用炸藥開洞的話,工期應該能在兩個月內完成。”

這年頭,皇陵的修建時間往往很長,甚至還有皇帝下葬之後十幾年都一直斷斷續續在修的。

主要是因為皇帝陵寢的結構很宏大,下面的墓室雖然已經很寬廣了,但關鍵還在於上面,真的會造一座巨大的陵園!

其中亭台樓閣,石碑人像……應有盡有,什麽都不會少。

但這主要是因為一年往往就那麽些人來負責建造,不會一年到頭都在開工幹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