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水下遊玩

姜政安跟公主聊了大約半個多時辰,沒人知道他們聊了什麽,但他走的時候,卻帶走了整整整整十車精鹽,有近兩噸。

半個月後,青州的官鹽鋪子貼出了一張告示,宣布朝廷將官鹽全部換成了新的,並且鹽價降為三十文一鬥,幾乎跟米價到了同一個級別。

聽到這樣的消息,百姓們的第一反應是有人造謠,鹽價怎麽可能降到這個地步?

然而接下來的幾天裏面,那告示一直都在門外貼著,也沒有官差衙役去將其拿下來。

不少百姓紛紛走進了其中,想要具體問問看是個什麽情況。

跟對信息敏感的商人不一樣,這是不少百姓幾天以來第一次親眼看到這雪白的精鹽。

看著那大缸裏面白花花的一片,似乎仿佛都在閃光一樣。

不過那大缸都在後面,店鋪中的接待台上,放著幾個小碟子,其中也盛滿了白花花的鹽粒,允許百姓可以用手指沾一點也嘗嘗。

一進門就能看到大量的人群圍在台子前,伸手在小碟子裏沾一下,品嘗著精鹽的味道。

其中大多數人看到那雪白精鹽都不敢相信居然能賣到這麽便宜的價格,如今私鹽販子手裏的鹽,雖然便宜,但其中基本上都是摻了沙子的,哪有這樣如同雪花一樣晶瑩剔透的?

再三確認價格之後,百姓們紛紛掏錢想要購買,但卻聽到如今的鹽必須要提供身份證明才能購買,並且每人最多限購一鬥。

這個限購的政策是李月辰想出來的,在這種精鹽能夠鋪滿全國之前,必須盡可能的防止有人這個這個時候大量購買然後高價賣出。

限購當然無法阻止一些人投機取巧,但至少能保證他們不能大規模的發展下去。

等將來經驗運往全國,這條路自然也就行不通了。

實際上,在告示剛剛貼出來的時候,就已經有不少商人跑過來嘗試大量囤貨了。

被拒絕之後,當然也有不少人找到了青州刺史姜政安那邊,然而得到的也都是差不多的回答,這是上面的意思,他沒權利管。

不少人聽到之後第一時間回去想辦法讓家中下人都去買了,反正辦法總比困難多不是?

似乎有不少人都忘記了,鹽,自古以來就是官營的,他們根本連插手的資格都沒有!

有些人跟姜政安關系走的比較近,得到的則是忠告和勸誡:“如今此事乃是公主殿下在全權處理,如果不想死的話,最好不要自找麻煩。”

太平公主就在海邊的消息基本上除了老百姓之外都知道,不少人其實想過要不要過來送個禮混個臉熟。

但公主畢竟是公主,豈是普通人想見就能見的?所以到現在為止都沒有人貿然跑到青島去見她。

聽到這鹽是公主親自管著的,不少想要趁機大賺一筆的人都紛紛放棄了心中的想法。

畢竟這位公主是軍伍之人,十幾歲的時候就上戰場南征北戰了。

有道是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如果敢貿然插手,萬一引起了公主的不快,將來恐怕不會有好果子吃了。

但還有一些商人膽子比較大,畢竟自古以來私鹽從未斷絕,就算是公主管的又能如何?

所以馬上發動了家中下人出去買鹽,只要是有身份證明的,統統派出去買精鹽。

這個時代也是有身份證的,官員們的一般都是魚符,尋常百姓就是一張厚紙而已。

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天裏面,無論是尋常百姓還是商人的家丁,都擁擠在狹窄的鹽鋪裏面,爭先恐後的揮舞著手中的身份證明,購買精鹽。

這樣的消息自然很快就被姜政安得知,感覺有些為難,這明擺著是破壞規矩了,公主肯定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事情。

但這些人背後的身份也不簡單,都有大家族的靠山,尤其是山東之地,士族眾多。

至少現在,很多人都還是認為世家的力量不比皇室差的。

若是就此得罪了這些人……將來自己這青州刺史的位置能不能坐得穩還不一定呢。

……

有些發愁的姜政安這幾天一直都在想這個事情,直到晚上吃飯的時候,都一副皺著眉頭的表情。

如今他家中已經用上了公主送的精鹽,飯菜味道比以前好了很多,但今日卻明顯沒有胃口,味同嚼蠟。

坐在對面的妻子劉氏有些看不下去了,放下碗筷問道:“今日這是怎的了?一臉苦愁的模樣。”

姜政安想了想,還是放下碗筷,將自己的疑惑跟妻子說了出來。

他的妻子並非文盲,雖不是五姓七望那樣的名門出身,但也算是地方豪紳的級別,也是能寫會算之人。

平時沒事的時候,很多工作上的事情他總會跟妻子說一說,偶爾也能提出不錯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