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過冬準備

一過九月中旬,天氣就開始逐漸轉涼了。

尤其是早上和夜晚,就要加些厚衣裳了。

甚至以打漁為生的漁民,都已經開始加厚了衣裳,來對付已經變得有些冷冽的海風。

也就只有中午那麽一會兒,還能感覺到一絲夏日最後的倔強,但距離冬季的徹底來臨已經不遠了。

若是在未來,對北方人來說,相信大多數還是比較喜歡冬天的,畢竟天氣冷,無非加厚衣服就好了,回到家裏還有暖氣可用。

但這個年代,大部分人肯定還是更喜歡過夏天。

李月辰依稀記得,網絡上有個挺出名的梗,北方冷是物理攻擊,南方冷是魔法攻擊……

以此為基礎還衍生出了一大堆什麽其實南方比北方更冷,南方也應該供暖的理論。

每次看到這種言論,李月辰其實都想笑。

“凍死人了”這句話,在南方大多數時候它只是個形容詞,但是在北方,尤其是東北,那是法醫證明!

南方不供暖,至少這麽多年也沒聽說真的凍死人的事情。但北方若是不供暖,睡一覺可能人就沒了。

小時候的李月辰一直認為西安已經很冷了,但在上了大學,接觸了極限運動,尤其是第一次去東北滑雪的時候,才真正感受到了什麽叫做透心涼。

毫不誇張的說,那冷冽的西北風真能把衣服都給吹透!走在路上十分鐘就感覺渾身涼颼颼的。

甚至冷到了大型貨車都能直接開到結冰的河面上去,可以想象那冰層的厚度!

而在這個沒有暖氣的年代,冬天真的有可能要凍死人的。

尤其青島靠海,如今哪怕是待在營區裏面,也能感覺到海風的溫度一天低過一天。

最近很多漁民都早出晚歸,甚至一出海就是好幾天的連續不停的打漁,就是為了冬天可以不用出海,留下一些足夠的食物。

好在如今糧食產量大增,糧價也一直很穩定,這些漁民應該能夠用手中的魚換取到足夠過冬的糧食。

想了想之後,李月辰還是叫附近幾個漁村的村長來到了營區裏面,跟他們聊聊天,看看有沒有需要自己幫助的地方。

這些漁民家中的不少小孩子,將來她還想招進海軍裏面呢,也算是提前送他們個人情。

附近幾個漁村的村長已經不是第一次見到這位性子和藹的公主了,都表現的挺淡定,對公主賞賜的食物也都很禮貌的道謝。

聽到了公主的想法,幾位村長彼此對視一眼,還是一位看著年齡頗大老者走了出來,正要行禮,卻被李月辰打斷了:“免了,周村長是耄耋之人,見本宮不必行禮!”

這個姓周的村長李月辰已經不是第一次見了,如今已經是八十九歲的高齡,身體還算比較健康硬朗。

在這個年代,能活到這歲數的都算是祥瑞了,可以說是吉祥物一般,朝廷每年都是要給錢養著的。

“謝殿下!”周村長恭敬的道謝,隨後才說道:“殿下平日裏對我等頗為照顧,還願意換給我等精鹽,實在當不得殿下幫助!”

“好了,不必說這些!”李月辰笑了笑,“爾等皆為大周子民,本宮既然在這裏,又豈能視而不見?此次也是想要給周圍漁村,提供一些過冬的辦法。”

“回去之後,可派村中青壯勞力過來,搬運寫水泥和磚頭回去砌土炕。具體做法,本宮會派人教你們……”李月辰一點點的解釋起來。

如今軍印宿舍裏面都是壁爐,但村中大多為木質房屋,砌壁爐不太現實,而且成本還高。

但如果是給他們建造火炕的話,這成本就能下降不少。

“當然,這些材料本宮也不會白給,爾等需要派村中青壯勞力來幫忙修路幹活兒……”李月辰說道。

實際上免費給他們材料也無所謂,但李月辰不希望將他們養成廢物,不能傳播不勞而獲的思想。

正巧冬天也不能出海打漁,不如讓這些村裏的勞動力都出來幫忙幹活兒,每天還給他們管飯,幹夠四個時辰滾回家休息。

聽完了李月辰的解釋,幾位村長連忙起身,恭敬的行禮,對著公主千恩萬謝。

“多謝殿下恩澤!”

“小人回去就在家中為殿下立長生牌位,要家中子嗣晨昏三叩首……”

“好了好了……”李月辰一聽這個就感覺有點瘆得慌,連忙擡手阻止,“你要立牌位本宮不管,其他就免了!”

……

跟村長們聊過了之後,李月辰安排耿雲強去督辦一下後續的事情,自己則是去後勤那邊盯了一下棉衣的制作情況。

軍隊裏的棉衣就是仿照後世的那種軍大衣,下擺很長,幾乎能蓋到腳面的那種。

如今棉花的產量很低,所以李月辰主要采取的是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