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狄仁傑的坦白

朝堂上的怎麽樣先不說,至少今天民間是炸了,不少人看到報紙之後表情先是懵逼,隨後就轉變成了一臉復雜。

對爵位繼承人之外的人收稅,這是朝廷擺明了要分化大家族,從一開始的廢除連坐,到現在的非繼承人交稅,都是朝廷在一步步分裂這些大家族的政策。

如此一來,等於是讓這些大家族變相的分家了,算是個不錯的手段。

貴族都是經商的,這是上流社會所有人都知道的潛規則。

但偏偏這是個商人為賤業的時代,士農工商,商人排最低,是要被所有人看不起的。

而且商人子弟不許參加科舉,法律也規定朝廷官員本人及其子女不能經商,所以大家族的商業這一塊都是旁系子弟在管理。

現在好了,旁系子弟要收稅,等於一種變相的商業稅。

大家族的嫡系對此毫無辦法,也不能將家族的產業收回來,因為收回來就不能當官了。

所以現在貴族嫡系就面臨一個問題,產業不能收回,還得繼續讓旁系子弟管理。

但現在旁系子弟有了朝廷做靠山,畢竟給朝廷交稅,朝廷就要給他們提供一定的保護,等於成了他們的支持者。

這麽一來旁系就站起來了,日後嫡系必須要適當的尊重他們的意見,否則撂挑子不幹了,那可就真麻煩了。

現在上流社會的人基本上已經將看報紙當成了一種習慣,朝廷的很多政策基本上也通過報紙了解到。

看到這條消息的一瞬間,不少人馬上就意識到了這政策背後的意義是什麽,二話不說扔下報紙就開始行動起來。

至於其他的消息已經不重要了,大不了等辦完了事情回來再看就好了。

……

而朝堂上,武則天宣布:“好了,眾位愛卿先回去想想吧,此事下次朝會定下來就好。”

說著,居然直接起身走了。

張成鑫一看,連忙高喊出了退朝,也跟著快速離開。

皇帝一走,大殿上又“轟”的一聲炸開了鍋,大臣們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一邊往外走一邊討論著這條政策會帶來什麽樣的結果。

而一些寒門出身的官員同樣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往外走,不過他們跟那些貴族官員明顯不一樣,臉上都帶著輕松的笑容。

反正這政令跟他們也沒關系,反而是後面宣布的給官員漲俸祿的事情算是比較值得開心的。

只不過這其中也有清醒之人,一句話就如同一盆當頭澆下的冷水,撲滅了不少寒門官員的好心情。

“連貴族之中的非繼承人都要收稅了,眾位同僚認為,官員收稅的時日還會遠嗎?”

聽到這句話,不少寒門出身的官員表情也變得有點難看起來。

仔細一想,好像確實是這麽個道理。

不得不說,哪裏都有聰明人,很多人就是擁有能夠看透本質問題的天賦。

只不過,就算看透了又能如何?總不可能跑去問皇帝,什麽時候讓官員也開始跟著交稅吧?

沒準皇帝本來沒這麽想,經過你這麽一提醒,哦,原來還有這種操作啊,那就順便加上吧。

到時候可就成為官場上的眾矢之的了,沒有人會幹這種缺心眼的事情。

……

通道裏的李月辰看到老媽過來,連忙過去扶著她的胳膊往回走,但是卻被甩開了。

“人前坐坐樣子而已,還真當為娘老的走不動路了?”武則天說道。

李月辰嘿嘿一笑:“哪能呢?這不是孩兒心疼阿娘勞累嘛!”一邊說著一邊又貼了過去。

只不過這次沒有再扶著她了,而是挽著她的胳膊往回走。

武則天也沒有拒絕,只是一臉笑意的說道:“你啊,從小就這般,會討大人歡心。”

“別說的孩兒好像有目的一樣,這明明是真心盡孝的。”李月辰嬉皮笑臉的回答。

母女倆一邊聊天一邊往回走,張成鑫非常識趣的跟在後面不遠處,不敢偷聽兩人的悄悄話。

回到了集仙殿,兩人坐下來,上官婉兒馬上將熱好的水倒進了準備好的茶葉裏,給兩人放在桌前。

李月辰側身躺在地板上,一只手撐著腦袋,看起來一副懶洋洋的姿態:“阿娘,等此事定下來了,孩兒就差不多該回去軍營了。”

“嗯,是該走了。”武則天點點頭:“反正日後隨時都能回來,來往也方便許多。總是在宮中待著,確實也不好。”

瞧瞧,不愧是親生的……李月辰在心中吐槽,剛回來的第一天母慈女孝的呢,結果這才第三天就趕著走。

一旁的上官婉兒也捂著嘴偷笑,感覺陛下對女兒的態度也太真實了。

李月辰也懶得在這個話題上糾結,繼續說道:“稅收問題解決之後,應該能夠讓戶部財政收入增加,孩兒的打算是拿出一部分當做軍費,到時候用於將邊境軍隊改革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