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到達

對於公主交代的事情,建安州都督還是非常有效率的,僅僅用了三天時間就將火炮和手雷給運回來了,全部放在了驛館之內。

現在整個驛館裏面都被包下來了,這次隨行的所有人都住在裏面,這幾天李月辰也對著名冊挑選了好一陣,暫時確定了需要調集的人數。

因為這個時代還沒有公共安全執法機關,一般都是由府兵同時管理,所以必然不可能將所有軍隊都調走,如此一來城內治安反而會成為問題。

平洲這邊調集一部分,沿途各州縣再調集一部分,湊夠十萬人,足以在打贏這場戰爭之後對擴大的地盤進行有效管理了。

同時還要考慮一下在這邊開墾田地,駐兵屯田的問題,現在東北這邊幾乎都是草原,想要種植糧食實際上不太容易。

但這邊也不可能一直指望從腹地運糧和物資,終究還是要想辦法發展經濟,所以到時候駐兵屯田才是最主要的問題。

再加上世家交稅之後,朝廷的稅收一下增加了十幾倍,也有多余的錢在這裏建設軍區,養一批職業軍人出來了。

另外可以招一批已經退役的府兵過來,給他們不過的待遇,組成生產建設兵團,全力屯田開荒,將這塊地方發展起來。

現在國土已經夠大了,但人口不夠,必須想辦法發展經濟和人口,不然這些地方一旦荒廢,就容易成為國家的拖累。

李月辰花幾天時間做好了計劃,東西也運來了,人數也確定了,於是便下令休整,補充一下物資,準備出發。

然而就在出發的前一天,建安州都督龔仁友卻帶著禮物來求見公主了。

作為一州都督,他從公主的行動上都能看得出來,接下來肯定是有軍事行動了,如果可以,他也想要參與一下。

畢竟這可是軍功啊,而且有公主這位戰神在,肯定不會輸,這種幾乎跟白撿一樣的軍功,誰不想要?

對於他的想法,李月辰實際上也能理解,但不可能帶上他,畢竟有第一個,後續其他州縣的一把手都說想要跟著分一杯羹,帶還是不帶?所以這個口子不能開。

看著面前一臉期待的龔仁友,李月辰抿了口茶:“龔都督的想法,本宮是明白的。但你也要明白,為國盡忠,未必非要有軍功不是?趁著本宮抵禦外敵,保證內部安穩,同樣也是很重要的工作……”

李月辰嘮叨了一會兒,意思就是告訴他,乖乖在這裏待著,哪裏都不要去,否則這都督你不幹,有的是人幹。

這話還真不是開玩笑的,反正這次軍校畢業的名額還多了好幾個,真讓他們來做個都督,別看年輕,肯定是能做得來的。

龔仁友原本以為這事兒應該挺穩的,就算不成,公主為了安穩他,肯定也會多少說給點賞賜什麽的。

然而沒想到上來就是這麽一頓敲打,讓他愣在了原地。

怎麽感覺這位公主不按套路出牌呢?這行事風格一點都不想個當兵的,反而像是當官的。

想歸想,但公主的話還是讓他嚇了一跳,連忙道歉認錯。

被公主表達不滿意,是很嚴重的事情,萬一惹的公主生氣了,當場砍了他都沒什麽!

走出驛館之後,龔仁友才猛然反應過來,這麽些年,一直以為公主有今日的地位是仰仗著軍隊。但實際上,應該反過來才對。

是全國的軍隊都仰仗著這麽一位公主,才能有今日這等局面。

全國的當兵之人,都向往著有朝一日能夠加入公主的軍隊,成為其中一員。而不是公主向往著加入其他地方的軍隊。

……

並沒有在這邊耽誤太久,李月辰就宣布動身,帶著部隊和物資一路北上,去往現在的邊境線,也就是未來的長春。敦化到延吉這一塊。

這裏才真正算是國境線,至於說外面,理論上一直到貝加爾湖都算是自己的地盤,但實際控制力根本跟不上。

國境線外面,所有部落都采取自治的態度,名義上是歸順的,但實際上無論什麽時候叛變都不奇怪。

這個時代行軍其實是個很麻煩的事情,一般來說,需要讓步兵走在最前面,指揮中樞在中間,後勤以及非戰鬥人員在最後。

快速機動部隊除了在前面探路之外,大多數都在大部隊兩側,方便照顧前後的突發情況。

現在雖然說每年突厥都會進貢不少馬匹,但也沒給普通府兵都做到每人一匹馬的程度,所以此時此刻,仍然有大量步兵在前面徒步行走,行軍速度自然快不起來。

而且最麻煩的地方在於,普通的府兵沒有接受過紮營方面的特殊訓練,也沒有相對應的裝備,所以每天只能在早上起來趕路,到中午就要停下。

吃完午飯就要紮營,這個時代的營區不是搭幾個帳篷就能完事兒的,還要建立簡單的圍墻和瞭望塔,需要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