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北方邊境

飛艇艙室內,李月辰站在窗邊,看著正在視野之中逐漸縮小的東都城,若有所思。

現在這種大型飛行器都有了,未來國內應該是不會發生什麽動亂了。

至於說國外,現在四方臣服,幾十年之內應該是不至於再有什麽大型的戰爭,要說唯一能確定將來會打的戰爭,那就是吐蕃了。

李月辰小時候就計劃著將其徹底變為自己國家的領土,這件事情,絕對不可能交給後輩去解決,必須在自己有生之年之內完成。

要說唯一的麻煩就是高原地區,很容易出現各種意外,所以她想盡量使用科技手段來解決。

說實話,現在對開著飛艇去轟炸吐蕃皇宮倒是沒問題,可如此一來,吐蕃必然陷入動亂,沒辦法第一時間穩穩定下來。

到時候朝廷還要想辦法到處平叛,成本太大,得不償失,這年頭不必未來,打下來之後,如何讓民心歸順也是值得考慮的大問題。

好在目前先不用著急,如今當年吐谷渾的地方是在這邊的,已經算是高原了,到時候可以在那邊駐軍開荒,先讓一部分士兵在那邊訓練著,適應一下高原氣候。

等將來動手的時候,就不用擔心這方面的問題了。

目前的首要任務還是先將北方邊境搞定,那邊徹底安穩下來之後,再去考慮西邊的問題。

吐蕃和突厥之類的遊牧民族不一樣,他們要入侵一般只能往西域那邊走,很難往內陸走,同樣也是氣候原因。

很多吐蕃人來到內地也會有醉氧之類的症狀發生,他們想要入侵內地,同樣是個麻煩事兒。

再加上自從論欽陵被抓之後,吐蕃皇室為了奪權已經再次開始了一系列操作,壓根無暇顧及內地這邊。

……

天空中飛行,說起來是個挺新奇的體驗,可一旦習慣了,也就那樣,飛艇早上從東都起飛,到了晚上的時候,孩子們已經開始覺得有點膩了。

小孩子本就三分鐘熱度,在飛艇上跑了一天之後,已經開始無聊的坐在窗前看月亮了。

要說唯一的好處,就是飛艇畢竟在雲層上面,這裏能夠毫無遮攔的看到明晃晃的月亮,比地面上的視線要好不少。

孩子們圍在李月辰身邊,聽她講故事。

皇家的孩子總是比外面要早熟不少,現在他們已經開始搞各種事情來吸引李月辰的注意力了。

誰都知道,只要討好這位姑母,對自己肯定有好處。

已經十二歲的李成器坐在她旁邊,疑問道:“姑母,近來讀國史,我感覺隋煬帝似乎也是為了國家發展才大興土木,攻打高句麗也是為了北方安穩,但為何會導致天下大亂,民怨四起呢?”

“這個問題,對你等來說或許太過深奧了,解釋了也未必能懂……”李月辰抿了口茶,“不過說說倒是也行。”

其他孩子們都睜大眼睛盯著她,等著她的講述。

李月辰和盧照鄰的上課風格完全不一樣,相比起傳統的之乎者也,他們更喜歡聽大白話。

雖然現在盧照鄰也在逐漸改變風格了,但畢竟那麽多年的習慣了,不是那麽容易一下子就改過來的。

“實際上,他的政策方針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在於太過急躁。”李月辰回答道,“實際上,若是將他的這些政策方針,用一百年的時間來完成,絕不會造成如今這個結果。”

“一百年,那他一個人豈能完成?”李隆基挑了挑眉毛,“人又活不了那麽久。”

李月辰微微點頭:“國家層面的很多計劃,實際上都是需要好幾代人才能完成的,若是你等有心,仔細看看便能發現,無論是高祖還是太宗,亦或先帝乃至當今聖人,實際上仍然是按照隋煬帝的這一套在往下走。”

“回頭看看,當初打下了高句麗,那也是耗費了幾代帝王的心血才最終完成的結果……所以無論是做皇帝還是做官,都要明白,很多事情,不可急於求成。”

“隋煬帝剛愎自用又好大喜功,想要將需幾代人完成的事情獨自一人完成,想著留名青史……但卻導致國力消耗,最終的結果就是民不聊生,四處揭竿而起。”

“太宗曾言,‘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但你們要明白,這覆舟之水,乃是蒼生之淚……”

說到這裏,李月辰端起茶杯打算喝口水,卻看到杯子裏已經空了。

“小荷?”

“奴婢在。”身後遠處答應一聲,小荷拿著茶壺過來給她加水。

原本剛剛她一直在後面伺候的,但李月辰開始講課之後就拉著其他無關人員先離開了。

這種皇族內部的課程,不是什麽人都能聽的,還在這裏杵著就屬於沒眼色了,就連貼身護衛王無瓊都跑到後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