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發明的靈感

大棚實驗成功,算是個可喜可賀的事情,李月辰在收菜當天,拍了一張照片,連同寫了封信給老媽送了回去,告訴她這個好消息。

隨後便馬上給工程院下命令,開始研究孵化箱。

工程院得到命令之後,二話不說馬上行動起來。

“殿下,這孵化箱的尺寸如何定?”

養殖場裏,一幫工匠們圍著李月辰,商量著尺寸問題。

眾人都在已經騰出來的一個空曠的房間裏,觀察著房間的內部空間,思考著如何放置的問題。

李月辰想了想:“孵化箱應該能做成一層一層的,與本宮一般高便可,至於大小,每層至少要能放得下一百顆雞蛋……”

她一邊說一邊走到房間角落,擡手比劃著:“此處應當能先放置一個箱子,中間留出可供通行的空間,然後……”

聽著她的解釋,一名工匠走到墻邊,掏出卷尺一拉,量了一下距離,隨後說道:“孵化箱與墻壁之間應當留出一些距離,那六百五想來差不多?”

自從年後李月辰將卷尺帶過來之後,這幫工匠們就徹底愛上了這個東西,被分到的工匠們每天不離身的拿著,沒事就要拿出來看看。

現在東都那邊還在不斷的生產,因為母尺在那邊,所以卷尺的生產就交給了東都那邊,然後不斷的送過來。

雖然說已經教了他們各種不同的長度單位,但是這幫工匠還是不喜歡說幾米或者幾厘米,而是喜歡以毫米作為主要單位。

剛才他說的六百五,意思就是六百五十毫米。

另一名工匠搖搖頭:“此事,還是回去拿一百顆雞蛋測量一下具體數據為好,殿下曾言,不可浪費。我等還是要盡量將每一寸空間都利用起來才是。”

李月辰很想提醒他,自己說的不要浪費指的是糧食,不過有這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自然是好事,也就沒有多說什麽,反而是很欣賞的點了點頭。

……

兩天後,皇宮那邊的回信過來了。

武則天對女兒提出的制度改革問題保留意見,認為改革不宜過快,等時機到了再行動不遲。

隨後又對大棚的反季蔬果實驗表示贊賞,決定在皇家農莊裏推廣一下,提高一些冬季蔬菜和水果的供應。

李月辰對此沒什麽意見,到時候還可以多開一個蔬果店。

如今她這個公主涉足的產業著實不少,也不差多開這麽一個店了。

隨後便叫來了耿雲強等一眾軍官,商量起了在威海和大連建軍分區的問題。

公主辦公室裏,小冬給沒人泡上一杯茶,有在旁邊點了熏香,讓他們安心談事情。

“好了,本宮的想法大抵就是如此,你們有何意見,一並說說吧。”李月辰放下茶杯,靠在椅背上,左腿搭在右腿上,等待他們發表意見。

眾人互相看了看,耿雲強率先開口:“殿下,此兩處地點皆為無人之地,若要在此建軍營,需要大量人手啊。”

這倒是實話,現在無論是威海還是大連,都是荒蕪之地,需要從頭開始開發才行。

旁邊的王無瓊對此有不同意見:“屬下認為,需要人手倒是小事,畢竟這裏的俘虜不少……”

前幾年的很多事情,抓回來不少俘虜,這些人目前就在軍營裏面,其中一些思想教育接受程度高,並且表現好的,已經被選入了後勤部隊,成為了正式的工兵。剩下的仍然是以俘虜的身份,照常幹活兒,還沒工資可拿。

“不,人手是大問題,莫要忘了,原計劃今年要開展東都和長安之間的電報工程的,此舉定然會消耗不少人手。”耿雲強提醒道。

去年就定下了今年要鋪設電報,將長安和東都徹底連接起來,日後兩地可以實現即時通訊。

然而這時李月辰擡起了手:“不,電報工程,讓千牛衛工兵去幹!此乃國之重器,必須自己內部人來做,工程院派人督導就好。那些俘虜去開發這兩地,你等認為如何?”

就目前而言,李月辰還不想將電報技術讓外人知曉,所以這工程打算讓軍隊來做。

“若是如此,人手方面倒是無礙了。可是殿下,這連通問題又如何解決?”耿雲強問道。

旁邊的一名軍官反問道:“不是有滑翔翼嗎?”

“哪有那麽簡單?”王無瓊打斷了對方的話,“飛行員的培養條件極為嚴苛,不但對視力要求極高,身體素質也要達到標準才行,就目前而言,軍中沒有更多適合之人了。”

李月辰端起茶杯:“嗯,來看問題出來了,需要有方法來聯通三處軍營,消息傳遞還不能太慢……”

其他人都紛紛點頭,目前的問題還是在這裏。

這個時候所有人才發現了一個問題,如今的軍隊,需要保證信息的傳遞速度,而馬這種生物已經有點跟不上他們的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