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戰爭計劃

進入十月,朝廷也進入了相對忙碌的時期。

畢竟秋收結束之後,眼看著就要進入年底了,各地的秋闈考試,以及全國的稅收計算,還有各個部門的年終總結等等……

雖然在內閣創立之後,皇帝的工作是輕松了不少,但整體而言,朝廷反而是更加忙碌了。

這幾天內閣的各種會議基本都不斷,每天都在處理著全國各地的事情。

首先當然就是秋闈,因為明年就要開始行省制度的實驗了,所以今年要求各地多送一些考生過來,明年的春闈也會擴招幾個名額。

如今內閣的工作地點就是原來的門下省,也就是現在的鸞台。

實際上隨著皇權的逐漸集中,原本的三省正在逐漸向二省轉變。

如今的文昌台,也就是尚書省雖然名義上依然存在,但實際上幾乎已經跟鳳閣鸞台完全融合在了一起。

按理說,中書與門下二省是決策機構,尚書省為執行機構。

但是現在因為內閣的創立,幾乎將三者完全糅合在了一起。

所有的決策和執行都由內閣來辦,但由於內閣之中同樣派系眾多,所以跟以前相比,似乎也沒什麽太大的區別。

要說唯一的不同之處,就是在效率方面提升了很多。

至少如今不用向以前一樣跑來跑去了,每天在內閣裏面就能互相解決。

當然了,遇上意見不合的時候,也比以前更容易打起來了。

內閣會議廳裏,放著一張很長的會議桌。

這桌子是李月辰設計的,也是為了他們開會方便,能夠提高工作效率。

而此時坐在桌子旁邊的官員們,正在討論著今天計劃中的工作問題。

張柬之看著手裏的文件,怎麽看怎麽覺得不舒服。

無奈的將其放在了桌上:“如今這軍隊都用橫版書寫,如此行為,聖人怎會應允……”

斜對面的武三思馬上回懟:“殿下言,此乃為了方便,你有意見?”

其實一開始他也看不慣,但有些時候看一些表格數據的時候,卻發現這橫版確實看著舒服。

再加上如今軍方基本都是橫版,看習慣了之後,感覺也無所謂了。

這也就造成了不少年輕的官員之間已經可以隨時在橫版和豎版之間來回切換了。

只不過張柬之這種年紀比較大的還是有點受不了。

“你……”

眼看有要吵起來的跡象,坐在中間的狄仁傑有些頭大,無奈的端起茶碗,用碗蓋撥了撥水面的茶葉,輕輕抿了一口。

一口茶下去,瞬間感覺心情放松了不少。

這種茶碗也是瓷器作坊那邊專門給他們做的,就是為了喝茶方面點。

還別說,至少在享受和待遇方面,公主從來都沒有忘記過他們,基本上給的都是最好的。

“好了好了,內閣重地,整日吵鬧,成何體統?”

狄仁傑慢悠悠的開口,打斷了即將開始的爭吵。

隨後撣了撣紫色圓領袍袖子上可能並不存在的灰塵,靠在椅背上輕聲問道:“具體何事?”

“各地軍區奏報,多年前公主殿下提出的修路工程已全部竣工……”張柬之一邊說一邊將手裏的經折卷遞了過來。

狄仁傑打開看了看,微微點頭。

十多年前,公主就提出過要在全國修建水泥路的政策。

負責這工程的就是軍隊的後勤部門以及大量俘虜和犯人。

如今的水泥路最遠已經修到了襄陽和益州,再加上山東以及北方邊境那邊,可以說,如今全國的陸路加水路的結合下,無論要去哪裏,效率都比之前高了不知多少倍。

以東都和長安為中心,現在基本上無論去哪裏都有水泥路了。

除了兩廣以及絲綢之路那邊實在太過遙遠之外,其他地方無論是軍隊出征還是商人出行,都能讓效率大幅度提升。

“此乃好事啊,為何這般表情?”狄仁傑問道。

張柬之搖搖頭:“狄公有所不知,路修好了,全國各地都有不少奏報,說本地商人想要外出行商,這……”

這個年代,實際上對民間的出行管控還是比較嚴格的。

大多數人一生都無法離開出生的那片土地,根本沒有機會去看看大城市的風景。

如今商人也是一樣,大多數商業家族祖輩都在那塊地方。

但同時,商人又是一群追逐利益的聰明人。

當他們看到這路修好之後,馬上就明白若是能將生意做到外地,對自己又意味著什麽。

所以自然就要開始上書來說明自己的請求了。

如今這年頭,但凡能將生意做的稍微大點的,那就不可能是一般人,多多少少總要有些背景或者能說的上話的人,於是自然就變成了現在這般。

狄仁傑點點頭表示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