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敵襲

指揮部辦公室裏,李重潤正在跟幾位參謀分析著這幾天搞來的情報。

既然一開始就知道他不會投降,當然也早就做好了戰爭準備。

情報是戰爭的重中之重,當然不會等來了之後再開始。

真正的情報收集工作,在給李盡忠寫信的時候已經展開了。

不然早早的派偵察兵過來是幹嘛的?

而這些負責收集情報的偵察兵也將情報的收集手段分開細化。

一些比較簡單的,他們會裝作外地人,請本地的人喝杯茶,或者看到有乞丐給兩個賞錢,都能得到不少消息。

另外就是去接觸李盡忠內部的高層,看能否套出一些情報。

當然這個操作起來就比較麻煩了,接觸的時候也要挑選好地點,防止自己被抓。

但通過這樣的手段得到的情報往往更加有用的多。

畢竟李盡忠內部也是臨時聚集起來的團體,定然不可能是鐵板一塊的。

這些偵察兵都久經訓練,而且擁有不低的文化程度。

他們也不會隨便找個人就拉攏,肯定是要經過細致的觀察之後,確定有不低的幾率才會行動。

這也就是為什麽孫子兵法裏會說間諜的重要性了。

《孫子兵法·用間篇》有雲:相守數年,以爭一日之勝,而愛爵祿百金,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將也,非主之佐也,非勝之主也。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打仗你不用間諜,那你就是傻逼!

當年李重潤在軍校的時候,李月辰就給他講過戰爭中情報的重要性。

因此一開始就做好了這方面的準備。

李月辰就坐在旁邊聽著他們開會,自己完全不開口插話,不過內心之中也在對李重潤的命令做著自己的分析。

同時也在看著侄子的背影,心中想著,如今的李重潤,看起來倒是有點傳說中太宗皇帝的風采了。

雖然沒有見過太宗本人,但根據史料記載來看。

太宗年輕之時,帶兵打仗,必然要親自到第一線去觀察敵情。

作為指揮官,這種做法無疑是非常危險的,但他偏偏要自己去偵查敵情。

這就是兵法之中“知”的重要性。

因為戰爭的勝利必須保證決策不能出錯誤,這就需要大量的信息來支撐。

作為指揮官,想要打勝仗,就必須做到知敵情,知地形,知天地。

而現在的李重潤,就正在跟參謀們不斷推演著打起來之後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

史料上關於太宗的記載也是這樣的,也難怪他會成為偉大的帝王。

甚至偉人都評價,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

不過像歸像,李月辰可不希望自己的侄兒變成第二個太宗。

好的可以學,有些特質就不用學了。

……

在這邊捉摸著怎麽打的同時,另外一邊,東夷都護府,李盡忠也在手下商量著談判的時候應該多要點糧食,或者是萬一談判不成功,打起來了應該怎麽做。

孫萬榮倒是一直大大咧咧的:“敵軍不過兩萬,我契丹有十萬大軍,正面作戰,他們絕不是對手!”

他說這種話是有根據的,因為在他的印象裏,漢人身體素質普遍不如契丹人,再加上如此巨大的人數優勢。

就算太平公主天下第一,甚至還會什麽道法,也應該是自己這邊勝算更大才對。

這時旁邊的謀士說道:“根據此時掌握的情況來看,這兩萬人,後勤占一半還多,真正負責作戰的部隊,可能只有八九千人。”

“既然如此,那還怕她作甚?”孫萬榮一揮手,“我等乃是天大的優勢啊!”

“話雖如此,可那會爆炸的神兵利器,卻難以防範啊!”謀士回答道。

孫萬榮一下子火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說該如何應對?”

從他的眼神能看出來,此時他的情緒明顯處在一個即將暴怒的狀態上。

那謀士看起來也不想得罪他,轉而說道:“首領,既然將軍主戰,那不如試試?”

李盡忠一只手撐著下巴,在心裏盤算起來。

孫萬榮是天不怕地不怕,咬死了這邊有優勢。

如果不讓他出戰,按照他這性格,指不定要惹點什麽事情出來。

更何況,那會引起爆炸的神兵,都只是在傳言之中,具體是個什麽模樣,誰也不清楚。

既然他有意出戰,不如就讓他去試試,若是能摸透那武器的虛實,也好制定相應的對策。

於是微微點頭:“既然如此,那便給你三萬勇士,到時出戰!”

“是!”孫萬榮答應一聲,臉上帶著興奮的笑容。

“周廷說讓我等考慮三日,依我看,不如在第四日黎明時分進攻,打個措手不及!”孫萬榮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