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 老媽回來了

這次的青島之行,最開心的就是那些被接回來的兄弟們。

原本他們以為就算去接他們,也要幾年之後了,甚至都做好了在那邊長期定居的準備了,沒想到段帶你一年的時間就去接他們了。

當然這是個值得開心的事情,這次回來之後更是哭的稀裏嘩啦的。

而李月辰也當場宣布,給他們升職加薪,讓他們喜上加喜。

除了這些將士們之外,最開心的其實就是太子妃陸瑤了。

從小生長在東都,對外界的認知僅僅來源於書本上的文字。

入朝為官之後,倒是也看過一些照片,但終究比不上親眼所見來的實在與震撼。

親眼看過了大海之後,感覺好像這段時間所有的壓力都全部消失不見了。

作為太子妃,現在陸瑤的壓力也算比較大的。

不但要時刻注意銀行那邊的事情,同時還要跟著皇後在暗衛學習怎麽分析資料。

暗衛每天需要處理的情報有很多,要不斷地分析其背後的具體原因,其中很多過程都相當麻煩。

這次來親眼看過了大海,感覺這些在心中的壓力就頓時消失了不少。

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作為暗衛的未來的掌舵人,很多事情她不一定要親自幹,但是所有的流程都必須懂才行,這是新人必須要過的一道關。

而李重潤也跟她說好了,等夏天了再帶她過來看看鹽田是什麽樣的,怎麽產出大量的鹽的。

正月十五的晚上,眾人在青島軍區裏面看了煙花。

沒錯,雖然現在青島人不算多,但同樣也有煙花可以看。

而且軍隊裏的煙花可比東都那邊的要更加絢爛的多,當然主要是火藥放的足。

所以這邊的煙花無論是綻放時的大小和爆炸的聲音都是東都那邊不能比的。

而且煙花完了還有打鐵花的活動,不少現役士兵都親自上陣參與,過節的氛圍非常濃厚。

過完節之後,第二天正月十六,眾人便啟程回東都。

回到東都之後李月辰跟老哥說了開春之後老媽回來的事情,隨後就去工程院裏面繼續跟他們研究卡車去了。

……

第一台汽車的成功讓工程院信心大增,馬上開始制作卡車專用的直列八缸發動機。

好幾個項目組同時開工,車架,車身,發動機等等同時開始制作。預計要在一個月之內就做出第一台卡車。

放在幾年前這是純扯淡,但如今,這個目標並非不可完成。

如今的各種機床之類的設備都已經投入了使用,零件制造的時間成本都大大減少。

軸承和螺絲這種基礎用品,每天產量更是上千,一個月之內造出第一台卡車,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更被說這段時間李月辰每天都往工程院裏跑,隨時解決他們不懂的問題。

同時還帶著一群學生,讓他們幫忙計算各項數據的同時,將其加以整理,日後將作為教材放在學校裏面。

科學技術是國家進步的基石,所以開理工大學的想法很多年前就在李月辰的計劃之內了。

如今雖然已經有了小學和初高中,但大學只有軍校和政法大學,對人才的培養屬實有限。

如今工程院這邊的人才培養采取的是,帶子女或者徒弟的模式。

雖然說這種方式能夠讓師父教的更詳細,但缺點同樣明顯,那就是沒有精力一次性教學太多人。

所以理工大學的建立已經是迫在眉睫了。

現在帶著學生們過來計算數據,整理教材,也就是在為了這個做準備。

……

而工程院也沒有讓李月辰失望,在二月初十這一天,大唐帝國第一台卡車就已經出現在了工程院的院子裏。

這台卡車還沒上漆,全身都是銀白的金屬色。

長六米,寬兩米五,最高點三米六。

前二後四的六輪設計,同時車鬥加了防雨棚,兩座駕駛室。

說真的,這台車的數據很差,若是以未來的標準來看,別說軍車,連貨運卡車的標準怕是都達不到。

然而在這裏,卻顯得跟整個時代格格不入。

李月辰親自上去嘗試了一下,各方面數據勉強能看得過去,動力也足夠。

作為軍車來說,至少能夠滿足最低限度的載人和運貨的需求。

連續測試了三天之後,確定了沒問題,於是讓他們開始上漆,將車塗成迷彩樣式的。

隨後叫來了二哥李賢,讓他也實際觀察並且乘坐了一次之後,下達了命令。

讓他抽調一批工兵,在邙山山腳下找一塊地方,建設駕校。

兩種車型分別是軍方的越野和卡車,目前由李月辰親自擔任教練。

等教出第一批學徒之後,一部分放在部隊裏面,另一部分留在駕校裏面當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