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一章 拍照

二月初三,皇帝去參加春耕大典的日子。

作為太子的李重潤也跟著去了,不如說,自從李顯身體不太好了之後,這春耕大典的主角就已經是太子了。

皇帝反而成了個類似陪襯的角色,不過既然皇帝本人都不說啥,其他人自然也沒啥意見。

再說了,李顯要退位的消息雖然還沒大肆宣揚,但也沒刻意保密,滿朝文武該知道的也都知道了。

都到了這一步了,太子距離皇位也就是臨門一腳而已,沒必要在乎那麽多了。

在參加活動期間,李重潤也順帶跟隨行的戶部官員了解了一下現在整體的農業水平情況。

目前全大唐的都是不缺糧的,不但百姓能吃飽,各地糧倉也都能填滿。

不缺糧,釀酒業就會發達起來。

如今不僅僅是古老的米酒,還有麥子做的啤酒。

酒多了,價格就降低不少,如今除了那種家庭比較貧困的,平日裏偶爾買來喝點也是沒問題的。

就算是貧困家庭,最多只是沒錢,但不至於發生餓死人的情況。

春耕大典舉辦的非常完美,隨後幾天報紙上就對這件事情進行了詳細的報道。

並且其中對皇帝的筆墨少了很多,著重都在介紹太子李重潤。

這是在李月辰提醒過後,李顯下的命令。

明年就要登基了,提前造勢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也就是苦於這個時代的照片印刷技術太落後,對時間的要求也很高,不然的話可以當場拍照片然後印在報紙上。

不僅僅是民間,軍隊裏面這段時間也開始加緊了對李重潤的宣傳。

尤其是他的履歷,基本上都作為學習資料放在了部隊裏面。

軍隊出身的太子自然更容易受到軍隊的尊敬,尤其是很多士兵們得知當年收復吐蕃的戰爭就是這位太子一馬當先第一個沖進紅山宮的時候,心中更是對其佩服。

在這種宣傳下,人還沒登基呢,就已經差不多天下皆知了。

……

四月份,工程院在對模型進行了細致的研究和實驗之後,正式開始了挖掘機的實驗。

不過這實驗過程卻不怎麽順利,尤其是在材料的選擇上。

很多老工匠覺得既然要做,就應該拿最好的材料來做。

但是這種做法卻遭到了年輕工匠們的反對。

這幫年輕的工匠當年都是學徒或者元老的徒弟出身,這十年來大多數都成為了能夠獨當一面的匠人。

年輕工匠們認為,這是工程設備,所以不該用造武器的思維來制作這種東西。

所以很多地方沒必要都用鋼鐵,用木頭同樣也可以,還能節省一部分成本。

況且木頭的到時候壞了更換也更加方便一些,若全部都是鋼鐵制作,到時候更換也是個麻煩。

老工匠們認為,有些地方用木頭沒關系,但是涉及到吃力的部分最好還是用鋼鐵。

本身這東西自重就不輕,如果說吃力的部位也用木頭的話,怕是用不了太長時間。

雙方就因為這個吵起來了,而當年的工程院大佬王鋼蛋的兒子王晨,對此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大臂要支撐更多重量,使用鋼鐵是沒問題的。不過連接著挖鬥的小臂會用鐵鏈將其拉起來,本身不會承受太大的重量,同時韌性遠比鋼鐵更好……”

李月辰收到消息過來的時候,就聽到他們在為了這個爭吵。

看到她過來,所有人都安靜下來,想看看殿下怎麽說。

然而李月辰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麽說。

未來的挖掘機雖然都是鋼鐵制作的,但結構不一樣啊。

那種是挖鬥朝下的,然而現在工程院要做的這種,卻是挖鬥朝上的,並且還有絞盤和鐵鏈提供動力。

這種東西她也是一問三不知,還真不好發表意見。

看著面前一幫工匠們都用期待的眼神看著她,她想了想說道:“你們可能誤會了一個問題,科技的研究,本質上就是窮舉法,因為此物還未真正問世,究竟誰對誰錯,無人知曉。所以不如做實驗試試,哪個更好用最終就用哪個唄。”

“可我等多年來都是按照殿下提出的……”一名老工匠表示這麽多年都是按照她的想法來的,從沒出過錯啊。

“你們錯了,我目前沒出錯,不代表日後不會出錯。那只是我運氣好罷了……”

李月辰感覺這種思想很危險,不能就這麽放任下去。

“再說了,如今我都五十多歲,年近六旬了,總有一天我要死的。難不成我死了之後這工程院就什麽都不研究了?”她反問道。

這句話一出,眾人微微一愣,馬上明白了她的意思。

如今工程院在大唐,甚至是整個世界而言,意味著什麽他們每個人心中都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