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青面鬼

澱城東街,一座燈火通明的大宅中。

客廳裏只有四個人,圍一張八仙桌坐著。

坐在東邊的,是一個身高中等、體型敦實的中年人,正是廣州鐵臂武館的李飄零。

“莊大人,我們大張旗鼓的到澱城來開設煙館,其本意就是要引那個青面鬼出來,將他鏟除掉。

但是你昨天在眾目睽睽之下,帶了幾十號人進城,今天出去巡視生意的時候,又把這幫人全都帶上了,是不是太張揚了一些?”

李飄零嗓音渾厚,語氣沉穩,對坐在西邊的莊成賢說道,“人手這麽多,又都是帶了槍的精壯漢子,只怕那青面鬼心懷忌憚,不肯輕易現身啊。”

青面鬼的傳說,已經在附近三城七鄉,方圓近百裏之間,傳揚了三年。

三年前,潭城侯記染布坊的少東家,強占了坊裏的女工。女工被辱了清白,回家之後日漸消瘦,暗暗哭訴,又不肯多說。

她父親見女兒都快哭瞎了,千辛萬苦問不出究竟,反而從城裏有流言傳回,說是女兒不知廉恥,勾搭了少東家,村裏人個個眼神異樣,議論紛紛。

老父氣急之下,上染布坊去找人理論,剛好遇到了少東家一群狐朋狗友出外尋歡,攪擾中被推了一把,讓那老人家跌死在台階下。

官府那裏,被染布坊花了銀兩打點,認定老人是無理取鬧,自己跌死,把屍體運回家中。

那女工悲憤交加,抱著老父親的屍體投河自盡。

這種事情早就司空見慣,有那心善的嘆息幾聲,往往也就這麽罷了。

但當天入夜,卻有一個戴著墨綠面具的人,在潭城青樓裏打斷了那染布坊少東家四肢,用一根麻繩把他從檐角掛下,身後還蓋了一匹白布,寫滿了鮮紅的罪行。

那匹布就像一面旗子,伴著那少東家的慘叫聲,飄揚在潭城上空,成了許多人經年難忘的一夜。

那是青面鬼第一次出現。

當時他被那少東家身邊的一群青壯圍住,還很是糾纏了一番,才打翻了那些人,得以脫身。

但時隔三個月之後,他再次出現的時候,下手已經利落狠辣的判若兩人。

潭城吳老爺家,有兩間米鋪,低買高賣,一家大煙館,一家賭坊,家境殷實,日進鬥金。隔三差五,就能從煙館裏擡出幾具屍體,都是吸死了的煙鬼,民不究官不問,人命如草,銀子照賺。

青面鬼第二次下手,就是在青天白日裏,趁吳老爺到賭坊去巡視的時候,從屋頂上跳下來,一刀開膛破肚,又跳上屋頂離開,吳老爺身邊的打手,都來不及反應。

七天之後,青面鬼第三次出手,殺了吞並吳老爺生意的鄭大秀才。

當地官府貼了通緝令,捕快夜夜巡查,一無所獲。

卻在三天之後,聽說河陽城那裏也出了一場兇案,下手的還是青面鬼,殺的是當地有名的一個狀師,專為富商打官司,不管是那些富商家裏有人被告強暴,殺人,盜竊,買兇,只要找了這個狀師,都能無罪釋放。

這個狀師被割了舌頭,死狀極慘,驚動整個河陽城。

富商人心惶惶,百姓暗自稱快。

潭城、河陽、澱城這三城,大王鄉、槐花鄉等七鄉,並附近十余村莊,凡有惡名傳揚出去的,都被青面鬼光顧過。

只是那第一年之中,就有三十七名惡人伏誅。

到了第二年,不但官府白道方面追查這個青面鬼的下落,就連黑道上,也有不少人出了高價,懸賞這個青面鬼的首級。

但也在這一年,青面鬼做下了一件大事。

他刺殺了河陽縣令。

河陽城裏論到為惡最多的,那些什麽富商、拳師、狀師還都排不上號,首屈一指的就是這個縣令。

這個縣令是光緒十五年,也就是西歷一八八九年上任。

上任當年,就以光緒皇帝冊立皇後為名目,為河陽城多添了一道賀聖稅。

十幾年來,河陽城怨聲載道,民不聊生,暗地裏叫這縣令“天高三尺”。

河陽縣令也知道自己作惡多端,遲早要被青面鬼盯上,他出入都有六個護衛跟隨,衙門裏有捕快拱衛,家裏有二十多個青壯護院,還養了十幾條狼狗,調了十條火槍聽用。

青面鬼刺殺他三次,第一次因為惡狗示警,失敗而走。

第二次刺殺時,青面鬼似乎對狼狗習性大有了解,殺狗如殺雞,彈指之間,殺了七條惡狗,闖進書房,結果被火槍驚走。

第三次,青面鬼用削尖了的長竹竿,從縣令家對面墻頭上投擲過去。

竹竿貫穿窗戶,把兩名護衛穿成了血葫蘆,驚的那河陽縣令在眾護衛陪同下,四下走避。

混亂之際,被那臉上抹灰裝扮成護院的青面鬼尋到機會,將河陽縣令一刀封喉。